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孤立肾并肾血管性高血压行PTA成功一例张文贤,陈德玲,朱永成,马东升,毛继康患者,男性,24岁。因头晕伴血压高6年,加重一周入院。患者近6年来血压波动25~28/13~16kPa之间,仅轻度头晕,降压治疗效果不佳。查体:BP26/15kPa,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自1974年Cohn氏报告以来渐受重视。我院于1985年经心电图证实1例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8岁。因右肩臂酸痛伴胸闷及心电图异常,拟诊变异型心绞痛急诊入院。入院前1周曾出现左肩臂酸痛、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晕厥30分钟,伴大汗及血压下降至50/30mmHg,经当地医院初步处理后因发热寒战转来我院。体检:体温38.9℃,脉搏116次/分,血压80/60mmHg。脉弱,皮肤苍白冷  相似文献   
3.
急性亚硝酸钠集体中毒的临床报道甚少,其眼部改变尚未见文献报告。1987年底,我院抢救66名因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患者,全部治愈,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鉴于甲状腺对碘有选择性吸收性能,因而在1941年Hertz及Roberts两氏首先应用放射性碘~(130)及碘~(131)的混合剂,治疗10名甲状腺毒症患者,其中碘~(131)約占起始剂量的90%。在同年Hamilton及Lawrence两氏在免和狗中应用了大剂量的碘~(131),所有动物的甲状腺差不多完全被破坏,其他組織和器官并未发現变化;以后他們就用碘~(131)治疗3名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引起了許多学者的兴趣。由于甲状腺具有选择性吸收碘的能力,所以蓄积在甲状腺中的碘量数千倍于血中的含量,因此放射能的破坏作用仅局限于甲状腺增生过盛的組織,加以碘~(131)的放射性有99%是β射线,故其破坏作用仅表现在2毫米的距离以內(碘~(131)β射线在组  相似文献   
5.
1.服碘~(131)后引起甲状腺危象甚为少见。本文报告碘~(131)治疗98例中有两例出现危象,简介其病程及治疗经过。2.二例发生危象可能与患者神经型和机体敏感性有关。3.为了预防甲状腺危象发生,对(1)甲状腺机能亢进程度严重者;(2)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有明显的肝脏疾病者;(3)患者精神过于紧张有神经质者。应采用多次小剂量服碘~(131)法,或服碘(131)前服用硫氧嘧啶,两法也可以合并使用。4.处理服碘~(131)后之甲状腺危象与一般甲状腺危象相同。用大量普通碘剂结合降温及人工冬眠治疗,效果良好,2例均获痊愈。 5.在服碘~(131)后第3—4天应用大量普通碘剂及冬眠合剂对碘疗效的影响不大,患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仍能缓解.  相似文献   
6.
病例摘要翟××,女,61岁。以不规则发烧、头晕、乏力伴两侧腋下肿块1月余,于1984年9月6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达39℃  相似文献   
7.
超生理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兔心肌损伤模型,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改变,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有显著下降,其中细胞超微结构及膜通透性均无明显下降,提示能量代谢障碍可能为去甲肾上腺素性心肌损伤的重要初始环节。  相似文献   
8.
配合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难治性心衰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常是导致难治性心衰原因之一。在心衰治疗上,十分困难,难以收到满意的疗效。我们自从1991年开始配合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女性激素与血清脂质的关系早已被人提出,近年来,许多学者注意了这一问题。Adlersberg 氏等对120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脂测定,在28—42岁间,女性血清胆固醇显著低于男性,此时正是卵巢功能活动时期,但在更年期后,卵巢分泌功能停止,两性的血清胆固醇数值则无何差异。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卵巢功能改变,女性激素的分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临床出现明显低血压,心源性脑缺氧等,进一步可导致心室停搏而死亡.近年来我们对8例急性心肌梗塞并Ⅲ^。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及时进行临时起搏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