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形成脉管病。营卫相滞是脉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调和营卫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临床试验中经常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与分析,供业内同行借鉴和参考,避免后续会出现类似相关问题,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申报能力以及提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的审批效率。笔者主要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药物临床试验实际操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最终实现通过真实、可靠、规范、可溯源的药物临床试验挖掘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坏疽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在同一伤口的不同时期,可分别采用干性或湿性愈合疗法,其辨证的关键在于局部血运及感染的情况。干性坏疽初期使用干性愈合疗法,加速坏死组织的脱水,待局部血运改善后采用湿性愈合疗法,促进创面愈合。湿性坏疽初期首先应用干性愈合疗法,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可采用湿性愈合疗法。混合性坏疽二者可同时应用。干性愈合疗法是控制感染的手段之一,湿性愈合疗法是去腐生肌、偎脓长肉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变,把握好应用时机,是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治疗大鼠后肢动脉缺血的最佳移植方法.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经穴注射BM-MSCs治疗组(简称穴注组)、肌肉注射BM-MSCs治疗组(简称肌注组).穴注组取"三阴交""后三里""照海""环跳""阳陵泉"穴,肌注组在缺血后肢腓肠肌、内收肌任取5个非穴位点,两组均注射BM-MSCs.采用离断股动脉及其分支的方法制造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大鼠后肢患、健侧血流量(perfuse unit,PU),并用PU指数(患侧PU值/健侧PU值,PUI)表示血流量的增加值.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VEGF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肌注组相比,穴注组PUI在干细胞注射后第3天、14天、21天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穴注组和肌注组的血清VEGF、bFGF及免疫组织化学VEGF、bFGF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经穴注射BM-MSCs后,大鼠缺血后肢血流灌注恢复速度快,与肌肉注射的方法相比,能显著改善缺血大鼠后肢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5.
异位阑尾炎是一种较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阑尾炎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生,临床上发病率以青壮年人为最高。如果异常位置的阑尾发炎症时,临床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异位阑尾的盆腔位(低位)和肝下位(高位)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左侧位最罕见。本文着重介绍通榆县中医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异位阑尾炎患者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方治疗湿热毒蕴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温水熏洗、坐浴+外科换药,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仙方活命饮加减方内服、熏洗坐浴+外科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分泌物量及创缘水肿评分。结果:治疗组炎症消退时间为(6.67±1.69)d,创面愈合时间为(22.11±3.87) d;对照组炎症消退时间为(8.75±2.06) d,创面愈合时间为(26.55±3.93) d,两组创面炎症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仙方活命饮加减方内服联合溻渍外用可减轻创缘水肿、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炎性渗出,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组经仙方活命饮加减方内服及溻渍外洗后创缘水肿消退快,渗出减少,疼痛减轻,肛门功能恢复快,创面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红肿消)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脂氧素A4(LXA4)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预治疗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1 mL(3~5×10~9CFU/mL)造成皮下脓肿模型。模型组生理盐水换药,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换药,预治疗组在注射细菌后4h用红肿消2 mL换药,治疗组用红肿消2 mL换药,药物范围超过肿胀范围1 cm,换药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3、7、14、18 d心脏取血2 mL,ELISA法检测血浆内HMGB1、LXA4的表达。结果治疗3 d时,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MGB1含量较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治疗组、治疗组HMGB1含量较高(P0.01或P0.05)。治疗3 d,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LXA4含量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预治疗组LXA4含量较低(P0.01)。治疗18 d,对照组与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LXA4含量升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箍围法(红肿消)可提高大鼠血浆内LXA4的表达,主要参与早期炎症抑制作用,同时可能通过缩短炎症反应进程、在治疗早期提前促使HMGB1的释放并抑制中后期HMGB1的释放和(或)阻止HMGB1的促炎活性,从而有效促进护场形成。  相似文献   
8.
偎脓长肉是中医治疗疮面的特色外治理论之一.邪腐已去应用生肌类药物外敷疮面促使"脓"生,可保护疮面、促进愈合.中药偎出之脓属"津液"范畴,在药偎脓生过程中药物和疮面充分作用,药物有效成分主动促进疮面发生一系列的微环境改变.药物作用于疮面后,疮面产生脓,使得药物与疮面形成了温度、湿度适宜的微环境,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及...  相似文献   
9.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药新药评价进入新时代。外用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特外治理论、辨证体系和外治方法指导下应用。外用中药具有明确的临床定位、客观的临床疗效、直观的不良反应等特点,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外用中药人用经验证据。本文初步探讨了人用经验证据在外用中药新药研发时的要求及收集要点。  相似文献   
10.
消渴的发生与水谷精微代谢的失常密切相关。水谷精微代谢失调,淤积于经络,发生消渴,经络中精微物质的瘀积, 经络阻塞,血脉闭塞而发各种并发症。行走于下肢至足部经络路线最长,至阴之下,气血难达,发生糖尿病足等。本文探 讨了脾胃失调与糖尿病足的发病,并提出顾护脾胃、活血通络贯穿糖尿病足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