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38(IL?38)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和外源重组IL?38组(腹腔注射rIL?38),给予12周西方饮食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药结束后,...  相似文献   
2.
例1 女,45岁,因反复上腹饱胀1个月余入院.上腹饱胀每次持续约2 h,以进餐后明显,可自行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3.
例1:男,32岁,某院眼科医生,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本院行急诊手术,术中见阑尾化脓坏疽,腹腔内有少量脓液,遂切除阑尾,残端荷包缝合,用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术后常规抗生索应用,恢复顺利,3天后好转出院。4天后患者又以“右侧腹壁脓肿、高热”急诊入院,与夜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检查是否会增加结肠穿孔的风险。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无痛组和普通组结肠镜检查导致肠穿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结肠结肠镜检查导致肠穿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痛结肠镜检查不增加结肠穿孔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檞皮素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ur(?)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檞皮素处理、纳洛酮处理4组,实验4 wk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AST,ALT和TNF-α,并行肝脏病理组织学及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检测。结果:檞皮素和纳洛酮组血AST,ALT和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檞皮素组:150.7±23.6 U/L,57.4±8.4 U/L,0.83±0.27μg/L;纳洛酮组:148.3±21.4 U/L,55.2±7.3 U/L,0.85±0.34μg/L vs 205.0±31.5 U/L,70.5±9.2 U/L,4.08±1.23μg/L;P<0.05),而高于正常对照组(127.6±17.8 U/L,47.9±7.1 U/L,0.22±0.10μg/L;P<0.05).檞皮素和纳洛酮组肝脏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轻,且懈皮素组肝内NF-Κ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60.27个/HP vs 28.49个/HP,P<0.05)。结论:檞皮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TNF-α的表达,发挥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例1:女,68岁。因骨关节疼痛入院,X线显示骨质增生,但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正常,诊断为老年性骨关节病,给予酮洛芬缓释胶囊,每日1次口服,于服药第3天,患者出现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被迫坐位,胸闷,双肺广泛  相似文献   
9.
王俊  向健  朱卫芳  田文武 《当代医学》2021,27(27):80-82
目的 探讨应用双管双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输血前血红蛋白均为60~70 g/L.研究组采用双管输血,对照组采用单针进行输血.比较两组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后24 h的死亡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及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输血过程中的呼吸、体温、脉搏、血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24 h,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RBC、H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WBC、PLT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K+、Na+、Cl-、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双管双输有助于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输血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HRF-K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UHRF-KDNMT-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4.0%(63/75)和70.7%(53/75),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5.3%(34/75)和24.0%(18/75),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UHRF-1、DNMT-1的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3 cm、中低分化癌、浆膜层浸润、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UHRF-1、DNMT-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肿瘤<3 cm、高分化癌、无浆膜层浸润、Ⅰ+Ⅱ期、无淋巴转移患者,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HRF-1、DNM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