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稳定期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用前瞻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22人,随机在第1,2,3天分别匀速静脉滴注3种药液: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入胰岛素3u)、0.9%生理盐水200mL、5%果糖氯化钠溶液200mL;同时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患者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血糖波动情况。结果3种液体间血糖差异比较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果糖注射液及等剂量的葡萄糖注射液均未对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木糖醇和葡萄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患者静脉载体液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22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在试验第1、2、3天上午9:00-11:00匀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0ml、10%木糖醇溶液100ml、5%葡萄糖200ml+胰岛素2.5U,同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每5min记录1次血糖,比较血糖变化情况。结果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木糖醇和葡萄糖+胰岛素2h及输液结束后1h共180min内血糖平均值分别为(7.74±0.84)mmol/L、(7.83±1.01)mmol/L和(7.84±1.37)mmol/L(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29.16±340.79)mmol·min/L、(1449.25±192.28)mmol·min/L和(1447.59±317.94)mmol·min/L(P〉0.05),血糖变异度分别为10.9%、12.88%和17.47%。结论静脉滴注木糖醇后血糖略有下降,对血糖波动性的影响较葡萄糖注射液小。小剂量木糖醇注射液可替代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稳定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静脉载体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影响,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补液治疗提供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稳定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在第1,2,3天9:00~11:00分别匀速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200 ml、5%果糖注射液200 ml或5%木糖醇注射液200 ml.同时用CGMS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9:00~12:00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组、果糖组、木糖醇组9:00~12:00(180 min)内血糖最高值[(10.63±2.42) vs (9.87±1.96) vs (10.18±1.44)mmol/L]、血糖最低值[(5.34±1.72) vs (5.95±1.68) vs (5.63±1.45)mmol/L]、血糖平均值[(7.78±1.85) vs (7.73±1.42) vs (7.19±0.87)mmol/L]、血糖波动最大幅度[(5.29±2.24) vs (3.93±2.53) vs (4.56±2.15)mmol/L]、血糖标准差[(1.67±0.61) vs (1.49±0.65) vs (1.62±0.61)mmol/L]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1 377.40±295.51) vs (1 391.75±258.57) vs (1 425.84±157.38)mmol·min-1·L-1].三组间血糖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血糖波动最大幅度、血糖标准差及血糖AUC均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 果糖注射液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其补液治疗的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稳定期T2DM患者22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在第1、2、3天9:00~11:00分别匀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0ml、5% 果糖注射液200ml或10%木糖醇注射液100ml.同时用CGMS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比较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组、果糖组及木糖醇组的血糖最高值分别为(10.47±2.45)mmol/L、(9.74±2.03)mmol/L和(10.06±1.49)mmol/L、血糖最低值分别为(5.26±1.69)mmol/L、(5.75±1.73)mmol/L和(5.55±1.40)mmol/L、波动最大幅度分别为(5.22±2.36)mmol/L、(3.98±2.57)mmol/L和(4.51±2.10)mmol/L、血糖标准差为别为(1.66±0.62)、(1.48±0.66)和(1.59±0.60),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29.16±340.79)mmol·min·L-1,(1410.82±290.47)mmol·min·L-1和(1449.25±192.28)mmol·min·L-1.三组间血糖最高值、最低值、波动最大幅度、标准差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短期静滴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T2DM患者的血糖波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and 17.47%.Conclusions Xylitol can lower the blood glucose a littte but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It has little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vari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an be safely used for rehydr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凋亡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肺启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油酸+脂多糖组20只和对照组20只。应用油酸-内毒素序贯打击,复制以肺功能障碍为首发的MOF模型,分别在造模6、12、24 h后处死2组大鼠各5只,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细胞贴壁的方法获取AM,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AM凋亡率。结果造模后6、12、24 h,油酸+脂多糖组大鼠AM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凋亡率和游离钙含量逐渐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变小(P<0.01);而对照组各时间点AM的凋亡率、游离钙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油酸+脂多糖组造模后各时间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AM的凋亡率和游离钙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结论 AM凋亡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可能是MOF发生的重要原因。AM细胞内游离钙含量逐渐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变小,是诱导老年大鼠AM凋亡增加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控制更佳[(8.0±0.9)mmol/L vs (8.5±0.8)mmol/L,P<0.05],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小[(54.9±10.2)% vs (60.0±8.5)%,P<0.01],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更小,即治疗前4天血糖标准差更小[(3.0±1.0) vs (3.8±1.3),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中,输注门冬胰岛素较人胰岛素餐后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泵餐前量比重更低,血糖达标时间更短,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r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 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用10-10、10-9、10-8和10-7mol/L preptin干预24 h,以[3H]脱氧胸腺嘧啶苷掺入法分析细胞增殖,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判断细胞分化程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并在preptin干预前以ERK抑制剂(PD98059)、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和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观察preptin诱导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途径.结果 Preptin剂量依赖地增加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ALP活性,10-9mol/L浓度时达最大效应(均P<0.01).Preptin刺激人成骨细胞ERK的磷酸化,对p38MAPK和JNK无作用.PD98059阻断preptin刺激的成骨细胞增殖及ALP活性增加(均P<0.05),而SP600125和SB203580无此效应.结论 Preptin通过ERK途径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