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九江市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  1972年前九江市有 11个县区 165个乡、镇流行丝虫病 ,人群微丝蚴率为 14 .85 % (165 2 3 7/ 1112 5 40 ) ,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开展了微丝蚴染色方法的研究、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 ,确立了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 ,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 1988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 ,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0 .16%。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 ,1989~ 1999年病原学监测 3 4个乡、镇 5 0个村 ,平均微丝蚴率 0 .2 9% (14 0 / 473 2 1) ,2 0 0 0年后病原学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 0 0 1年经省审评组审评 ,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 结论 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以及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全民服药、药盐防治 ,可实现消除丝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法定传染病漏报一直是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否减少漏报的发生甚至杜绝漏报现象,是卫生行政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传染病漏报的一般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达到尽可能减少漏报发生的目的,现就九江市14个县(区)17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1 传染病漏报态势 1.1 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 1984~2000年全市共查出医疗单位漏报法定传染病7903例,平均漏报率为10.95%。其中县级以上医院漏报率为……  相似文献   
3.
我站会同省寄生虫普查专业队,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和要求,于1988年4~5月对我市居民进行了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对永修、庐山修水三县、区的12个调查点共粪检6484人,透明胶纸拭擦法检查1215人,寄生虫  相似文献   
4.
淋巴丝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37°08′以南和东经103°01′以东的广大地区。我市正处上述范围。西有幕阜山脉,中部为鄱阳湖平原,东为丘陵,总面积1.9万km~2。由于流行面广,病情较重又缺乏防治经费,丝防工作困难很大。通过三十多年的艰苦防治,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市实际的查治方法,取得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可喜成果。本文就我市的丝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一、查治对象与方法以晚期病人为线索,逐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检1岁以上居民,血片阳性者用海群生正规治疗。采用反复查治的方法直至微丝蚴率以村为单位降至0.5%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统一抽样,由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抽取的10804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九江市儿童伤害发病率为6332.6/10万,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2014.1/10万)、动物致伤(1836.1/10万)、交通伤害(777.5/10万),分别占伤害发病总数的31.8%、29.0%和12.3%;伤害发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各不相同,溺水、跌伤、道路交通伤是伤害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层次儿童伤害发病的类型各有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伤害发病类型也有所不同。结论伤害已成为威胁九江市儿童健康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应把伤害的预防纳入到疾病控制工作范畴,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综合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计划,使九江市儿童伤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九江市农村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害已成为九江市农村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其流行水平及主要伤害类别分布特征,为下一步干预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九江市农村疾病监测点1992~1996年伤害专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区和山区儿童伤害发生率和伤害类型的差异,为制定不同地形儿童伤害干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人口概率法,抽取九江市12个县(市、区)的10675名0~17岁儿童,进行伤害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10675名0~17岁儿童1a内共发生伤害676例,伤害发生率为6.33%,其中男、女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分别为3.83%和9.11%.女童高于男童(X2=121.35,P<0.001).0~17岁儿童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伤害死亡率)为109.16/10万.湖区儿童伤害发生率为7.56%,高于山区儿童(4.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2.05,P<0.01).湖区儿童跌伤、烧烫伤和钝器伤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61%,0.62%和0.59%,均高于山区儿童(X2值分别为22.45,7.29和13.59,P<0.05).湖区儿童在家中、学校和人行道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67%,1.62%和0.78%,高于山儿童(X2值分别为10.47,13.74,5.88,P<0.05).结论 湖区的地貌、环境比山区更易造成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分析九江市消除淋巴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九江市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972年前九江市有11个县区165个乡、镇流行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14.85%(165237/1112540),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微丝蚴染色方法的研究、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确立了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1988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0.16%。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1989~1999年病原学监测34个乡、镇50个村,平均微丝蚴率0.29%(140/47321),2000年后病原学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001年经省审评组审评,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结论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以及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全民服药、药盐防治,可实现消除丝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碘缺乏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评价其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病情监测和盐碘检测方法,对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和家中食用盐碘含量进行监测。结果: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中位数能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供应碘含量在35±15mg/kg的加碘盐,且合格碘盐食用率大于90%的地区,能巩固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九江市洪灾后防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水灾。九江市13个县(市、区)256个乡、镇2 173个行政村普遍受灾,受灾人口达356.83万,占当年全市总人口的80.66%,其中108万人被洪水围困,43.7万人无家可归,损坏房屋40.1万间,全市受灾面积22.3万公顷,对此,我们采取科学的防病防疫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灾期及灾后传染病的流行,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