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分析与针对性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观察针对抗心肌抗体采取免疫学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入院治疗的DCM患者301例的病史、诊治过程、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1例中病毒阳性185例(占61.46%),抗心肌抗体阳性207例(68.77%),病毒感染与抗心肌抗体具有显著相关性。随访时间0.6~5.5(2.1±1.6)年,抗心肌线粒体腺嘌呤核苷酸异位酶抗体(抗ANT抗体)阳性患者(A组)治疗后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61.13±8.57)mm,LVEF为(42.65±11.45)%,平均心胸比(HTR)0.56±0.06;抗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抗β1-受体抗体)阳性患者(B组)治疗后LVEDd(61.85±6.48)mm,LVEF(41.75±10.87)%,HTR0.56±0.02;抗ANT抗体和抗β1-受体抗体均阳性患者(C组)治疗后LVEDd(63.48±8.82)mm,LVEF(39.39±7.95)%,HTR0.57±0.08。3组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心功能分级均改善Ⅰ~Ⅱ级。结论: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是DCM的常见致病因素,针对抗ANT抗体早期使用地尔硫和针对抗β1-受体抗体使用美托洛尔治疗DCM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并发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治疗方案.方法:住院VMS患者290例,对患者病史、诊治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心律失常患者共有273例,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共142例(49.0%),其次为房性期前收缩73例(25.2%);病毒检测为阳性患者共249例(85.9%);血清抗心肌抗体检测为阳性患者共152例(52.4%),其中最常见为抗β1-受体抗体53例(34.9%),其次为抗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抗体50例(32.9%).病毒阳性与抗心肌抗体阳性之间具有相关性,两者均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联.黄芪治疗心律失常改善率为54.35%,明显高于未用黄芪组21.43%(P<0.01);黄芪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改善率为76.25%,明显高于未用黄芪组和单用黄芪治疗组(P<0.01);黄芪与胺碘酮合用治疗心律失常改善率为87.63%.结论: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是VMC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炎所致心律失常;美托洛尔与其合用后能明显减少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与黄芪合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淀粉样变心肌病的临床分析以探讨该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淀粉样变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表现、确诊方法和预后.结果: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患者7例,其中右心力衰竭4例,全心力衰竭3例;既往高血压而表现为低血压5例;舌大5例.心电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6例,其中5例并发前胸导联R波进展不良和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左心室大小正常,左心房明显增大,室间隔和左室壁均明显增厚伴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8例患者经心内膜下心肌或舌肌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刚果红染色,均为阳性.平均随访(23.6±11.3)个月,8例患者均死亡.结论: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并发心肌病变患者有以下临床特征:①心室腔不大伴进行性难治性心力衰竭,②左心室肥厚伴心电图低电压,③既往有高血压伴进行性低血压及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④左室壁均匀肥厚伴室壁活动弥漫性减低,⑤舌体宽大肥厚;通过心内膜心肌或心外组织活检和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