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虎杖苷(PD)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大鼠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液压冲击损伤(FPI)方法用SD大鼠复制TBI动物模型,分别在TBI后12、24、48、72 h收集标本,每组5只;另将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5,除了FPI操作其他均进行)、TBI+NS组(n=5,TBI后给予和PD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和TBI+PD组(n=5,TBI后给予30 mg/kg的PD)。记录大鼠体质量和粪便含水量,观察空肠组织病理,检测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ZO-1和claudin-5水平,测定活性氧自由基(ROS)、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岐化酶2(SOD2)含量,检测空肠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检测Sirt1活性,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结果 TBI大鼠体质量下降,粪便含水量减少,血清D-LAC、DAO水平进行性升高(P<0.05)。空肠组织损伤加重,ZO-1、claudin-5、SOD2、Sirt1活性明显下降(P<0.05),LPO、ROS、促炎细胞因子、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增高(P< 0.05);与TBI+NS组相比,TBI+PD组大鼠体质量恢复,粪便含水量增加,D-LAC和DAO水平降低(P<0.05),空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ZO-1、claudin-5、SOD2表达水平、Sirt1活性增加,ROS、LPO、促炎细胞因子、SOD2和HMGB1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PD通过激活Sirt1介导的SOD2和HMGB1去乙酰化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TBI大鼠肠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为严重呼吸或心力衰竭的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有效辅助手段。较多研究报道ECMO可能通过对药物的吸附、增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及改变药物的清除率等方式来影响部分药物的代谢过程。本文总结了ECMO对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现有体内及体外研究。在抗细菌药物中,当前研究建议ECMO期间需要增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和利奈唑胺的常规用药剂量,而暂可沿用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替加环素的常规用药剂量。目前对于抗真菌药物在ECMO期间药代动力学变化的研究较为有限,伏立康唑因其高亲脂性被ECMO大量吸附,建议使用更高剂量;米卡芬净在儿童ECMO患者中需要增加剂量;而卡泊芬净和氟康唑目前研究有限,尚不明确是否需要常规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筋膜扩张器在女性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女性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输尿管,通过Peel-away塑料薄膜鞘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25例患者中,1次性碎石成功22例(88%),3例患者有碎石块被冲入肾盂,行体外振波碎石(ESWL)治疗治愈。结论 将筋膜扩张器应用于女性复杂性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中,可以大大节省手术时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取石干净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早期甲钴胺行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仪  黄冰  曾振华  顾新珠 《浙江医学》2010,32(3):390-39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它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9%~50%。因其疼痛剧烈而顽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双泵联合治疗或CT引导下脊神经背根节射频热凝神经毁损治疗才能奏效,因而预防PHN的发生极为重要。本文观察了早期神经阻滞用甲钴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9年开展疼痛门诊以来,收治经西比灵治疗无效的头痛、头晕患者60例.作者采用西比灵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曾振华 《当代医学》2014,(36):158-158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5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6),分别采用单纯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发生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冠心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自身消化假说及探讨乌司他丁抗炎作用的机制以及肠道胰蛋白酶在休克以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麻醉后在十二指肠近端及回肠末端置入软管用于肠道灌洗,通过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但不灌洗肠道组(SMAO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且用生理盐水灌洗肠道组(SMAO+NS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且用乌司他丁灌洗肠道组(SMAO+UTI group)。对比各组大鼠的动脉血压,生存时间,肠液胰蛋白酶活性,肠道粘膜病理变化,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以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随着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乌司他丁灌洗组大鼠血中TNF-α、IL-1及PMN CD11b水平明显低于盐水灌洗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明显优于盐水灌洗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发挥抗炎作用,胰酶对肠壁组织的自身消化作用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2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252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为70.24%(177/252),对照组为71.500/0(143/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治疗时间为(12.6±3.4)d,对照组为(25.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可使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推拿辅助针刺留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腰椎肩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留针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点穴推拿辅助针刺留针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患者疼痛、中医症状及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I、PPI、V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腰椎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或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循经点穴推拿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肩盘突出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