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和谷氨酸在内皮素 (ET) 1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神经元培养取自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 5天后分 4组 :对照组、ET 1组 (2 0nM)、ET 1 L NAME(N 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NO合酶抑制剂 ,1 0 0mM)组和ET 1 APV组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型受体拮抗剂 ,1 0 0 μM)。培养 2 4h后 ,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率。上清液中NO水平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亚硝酸盐浓度反映 ,谷氨酸浓度测定用高压液相法。结果  2 0nMET 1处理后 2 4h,培养神经元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L NAME和APV分别明显阻断ET 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与ET 1组比较 ,凋亡率降幅分别为 40 % (P<0 0 5)和 80 % (P <0 0 0 1 )。ET 1作用 2 4h后。神经元培养液中NO和谷氨酸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 ) ,L NAME完全抑制了ET 1引起的培养液中NO的升高。结论 NO和谷氨酸参与了ET 1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神经元凋亡过程 ,其中谷氨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质凋亡抑制蛋白2(cytoplasmic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2,c-IAP2)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4(caspase-4)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的相关性,探讨此2种凋亡相关基因控制蛋白在鼻腔鼻窦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已确诊的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的标本为实验组,10例正常鼻黏膜标本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4和c-IAP2在鼻腔鼻窦鳞癌中的表达,光镜下计数.结果①c-IAP2在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中3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 87.8%, 其中14例表达(+++),15例(++),7例(+),5例表达缺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秩=29.11,秩和T1=1194.00,对照组平均秩=13.20,秩和T2=132.00,统计量Z=-3.141,双侧渐近概率为0.0017),且c-IAP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期(P<0.01)及临床预后(P<0.01)有相关性;②caspase-4在41例鼻腔鼻窦鳞癌患者中17例表达缺失(-),13例低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平均秩=23.76,秩和T1=974.00,对照组平均秩=35.20,秩和T2=352.00,统计量Z=-2.267,双侧渐近概率为0.0277),且caspase-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期(P<0.01)及临床预后(P<0.01)有相关性;③caspase-4与c-IAP2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在鼻腔鼻窦鳞癌组织中,c-IAP2被激活而caspase-4被抑制,凋亡通路被阻断,导致了肿瘤细胞的不死性,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应有密切关系,并且可能与部分肿瘤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例两处癌灶p53蛋白表选完全不同的食管多源癌手术切缘残留癌及其原癌灶可能的发生机制、术中送冰冻切片防止残留癌发生及术后食管癌切缘做p53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1例食管癌手术切缘残留癌和原肿瘤组织对比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经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p53、mdm2和HPV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文献复习。结果:原肿瘤为浸润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缘组织见粘膜下癌;切缘处癌细胞显示p53阳性,原肿瘤组织p53阴性,两者mdm2和HPV均为阴性,结论:p53基因突变参与了本例食管切缘残留癌的发生,原癌灶的发病机制与切缘癌不同;通过术中送冰冻切片方法防止切缘残留癌应视为常规;术后对手术切缘进行p53常规检测有助于发现癌变早期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内皮素1刺激大脑皮质神经元增加释放一氧化氮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实验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至第7天,以10,100nmol的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间接反映一氧化氮的含量,检验内皮素1对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累积效应。分别检测加药前、加药后30min,6h培养基中的一氧化氮浓度。②将培养的神经元分成5组,对照组,10nmol/L内皮素1组、10nmol/L内皮素l+3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一抗拮剂BQ123组、10nmol/L内皮素1+3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n抗拮剂BQ788组、10nmol/L内皮素1+3μmol/L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145065组。测定加药后6h各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结果:①10nmol/L,100μmol/L内皮素1组在加药后30min一氧化氮浓度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加药后6h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P&;lt;0.05)。②10nmol/L内皮素1组和100nmol/L内皮素l组在加药30min和6h时一氧化氮浓度基本一致(P&;gt;0.05)。③不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外源性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10nmol/L内皮素1组、10nmol/L内皮素1+3p.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抗拮剂BQl23组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P&;lt;0.05)。10nmol/L内皮素1+3p.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n抗拮剂BQ788组、10nmol/L内皮素1+3p.mol/L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145065组明显低于10nmo|/L内皮素1组(P&;lt;0.01)。结论:10nmol/L和100nmol/L内皮素1对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的影响基本接近,提示内皮素l对皮质培养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增加的作用在10-100nmol/L间无剂效关系。选择性内皮素受体B抗拮剂BQ788或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l45065可完全阻断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作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抗拮剂BQ123对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无影响,提示内皮素1是通过内皮素受体B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内皮素1刺激大脑皮质神经元增加释放一氧化氮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移植与免疫实验中心实验室进行.①取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至第7天,以10,100 nmol的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间接反映一氧化氮的含量,检验内皮素1对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累积效应.分别检测加药前、加药后30 min,6 h培养基中的一氧化氮浓度.②将培养的神经元分成5组,对照组,10 nmol/L内皮素1组、10 nmol/L内皮素1+3 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抗拮剂BQ123组、10 nmol/L内皮素1+3 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B抗拮剂BQ788组、10 nmol/L内皮素1+3μmol/L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145065组.测定加药后6 h各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结果①10 nmol/L,100 nmol/L内皮素1组在加药后30 min一氧化氮浓度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加药后6 h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10 nmol/L内皮素1组和100 nmol/L内皮素1组在加药30 min和6 h时一氧化氮浓度基本一致(P>0.05).③不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外源性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10 nmol/L内皮素1组、10 nmol/L内皮素1+3 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抗拮剂BQ123组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10 nmol/L内皮素1+3 μmol/L选择性内皮素受体B抗拮剂BQ788组、10 nmol/L内皮素1+3 μmol/L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145065组明显低于10 nmol/L内皮素1组(P<0.01).结论10 nmol/L和100 nmol/L内皮素1对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的影响基本接近,提示内皮素1对皮质培养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增加的作用在10~100 nmol/L间无剂效关系.选择性内皮素受体B抗拮剂BQ788或非特异性内皮素受体抗拮剂PD145065可完全阻断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的作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A抗拮剂BQ123对内皮素1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无影响,提示内皮素1是通过内皮素受体B刺激神经元释放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6.
曾子华  古建鼐 《癌症》1994,13(2):178-179
大鼠鼻咽粘膜小粘液颗粒细胞在实验性大鼠鼻咽癌组织发生上的探讨曾子华,古建鼐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病解教研室(510632)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关于其细胞起源,以人类鼻咽癌研究较多。张新民报道人鼻咽粘膜纤柱上皮存在小粘液颗粒细胞(SmallMuc...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IAP2和GAS1在何杰金氏淋巴瘤(HL)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及差异,探讨此两种基因与HL和ALCL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将288例恶性淋巴瘤标本经HE及CD30、CD15、CD20、CD45RO免疫组化染色,筛选出45例HL和ALCL,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IAP2和GAS1在HL和ALCL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c-IAP2及GAS1分别在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有两个病例为大小细胞混合型,c-IAP2和GAS1在大细胞的表达与HL一致,在小细胞的表达与ALCL类似。结论:c-IAP2、GAS1在HL和ALCL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提示二者与此两种肿瘤的发生相关,HL和ALCL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及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受损部位;个别病例中存在着HL及ALCL两种瘤细胞的特点,表明HL和ALCL存在重叠和过渡;c-IAP2和GAS1的表达方式有助于HL及ALC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 IAP2和caspase 4在头颈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取石蜡包埋临床已确诊的头颈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 6 6例 ,5例正常鼻黏膜标本作为对照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c IAP2和caspase 4在头颈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下计数阳性细胞。结果 :①实验组c IA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caspase 4的表达缺失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②c IAP2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 ,caspase 4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 ,而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均无关 ;③c IAP2的表达与caspase 4的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在头颈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c IAP2被激活而caspase 4被抑制 ,与头颈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并且可能与部分肿瘤的放化疗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肿瘤易感基因TSG101在肉瘤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在肉瘤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0例肉瘤标本进行HE和TSG1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SG101的表达情况。结果 肿瘤易感基因TSG101在肉瘤中的表达率较低,仅为17.5%。结论 TSG101基因的缺陷可能是间叶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的常发事件,其表达情况与恶性上皮组织肿瘤中的显著差异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内皮素-1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皮素(endothelin,ET)-1有无直接诱导原代培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以及其作用通过的ET受体亚型。方法神经元培养取自新生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5 d后分别加入0.2 nmol/L,20 nmol/L ET-1处理24 h,用Annexin V、Hoechst 33258染色半定量测定细胞凋亡。再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定量检测ET受体A拮抗剂(BQ123)或ET受体B拮抗剂(BQ788)对20 nmol/L ET-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效果。结果0.2 nmol/L ET-1未显示诱导培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20 nmol/L ET-1处理后24 h,培养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Q123和BQ788分别部分阻断了20 nmol/L ET-1诱导神经元凋亡的作用(P<0.01),但阻断效果不完全。结论20 nmol/L ET-1可直接诱导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其A受体和B受体亚型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