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为一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由于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递质明显减少而发病。左旋多巴替代疗法虽然在帕金森病初期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后疗效衰退并引起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具有克服上述左旋多巴的不足,延缓左旋多巴治疗的开始时间并加强其治疗效果。根据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分为麦角碱类和非麦角碱类,前临床常用药物有溴隐亭、培高利特、卡麦角林、麦角乙脲等,后包括阿朴吗啡、吡贝地尔、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易忽视,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与脑卒中高复发率、高病残率和高病死率密切相关。为提高对脑卒中后早期和晚期抑郁的认识与重视,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就脑卒中后抑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筛查与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3(SERPINA3)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195例脑梗死患者和322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显性模型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隐性模型(AA+AG vs GG)脑梗死组GG型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SERPINA3基因rs4934位点GG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比率高于正常人,SERPINA3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值21世纪第1个10年结束之际,回首神经内科这1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医学、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和交叉医学等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逐步被揭示,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理念也不断涌现,神经病学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均取得较大进展,有着令人憧憬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神经节苷脂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神经节苷酯)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入联合治疗组和巴曲酶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予神经节苷脂100mg每日静脉滴注,连用14d;同时在d1,3,5,7静脉滴注巴曲酶,剂量分别是10,5,5,5 BU。巴曲酶组则单用巴曲酶治疗,用法同联合治疗组。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SS)及凝血指标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巴曲酶组(68%)(P<0.05)。治疗后2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血小板计数、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组表达广泛、功能多样的跨膜糖蛋白,其中包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CAM-1, VCAM-1),选择素家族(P-选择素,E-选择素,L-选择素),整合素家族(β1,β2,β3亚族),血管附着家族(LAM-1,HCAM)四大类,分别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体内防御功能、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肿瘤浸润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其中,选择素家族的P-选择素是McEver等1989年首先在激活的血小板及内皮细胞上发现,同年在Cell杂志上报道,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是新近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7.
小儿咳喘灵冲剂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小儿咳喘灵冲剂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文所采用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9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通心络预防组及未用药对照组,线栓法建立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1 h、1 d和5 d断头取脑.TTC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法计算脑含水量;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羟胺法检测SOD含量;TBA法检测MDA含量;比色法检测GSH-PX、钠-钾-ATP酶、NO含量;免疫荧光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在通心络药物干预下,大鼠脑梗死侧和梗死对侧含水量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小,缺血性海马神经细胞坏死肿胀减轻,SOD、GSH-PX和钠-钾-ATP酶含量增加,MDA、NO含量降低(P<0.05),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减少.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自由基、减轻钙内流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特点为病灶多发,常有缓解和复发,病残性大。近年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新药不断涌现,大大降低复发频率并减轻病残程度,本文就其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有(1.50~2.00)×10~6例新发病例,年病死率约116.63/10万,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列疾病死因的第2位,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374亿元人民币。因此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外,脑卒中的诊断和监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近期迅速发展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技术,如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