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见的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所有临床送检的交叉配血不合样本进行常规ABO及RhD血型鉴定,样本红细胞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鉴定试验,需要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蛋白3种不同介质下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共收集交叉配血不合样本276例,其中恶性肿瘤156例,血液病31例,多发性骨髓瘤2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4例,其中男167例,女109例。患者血清中检出抗体以冷凝集和IgG性质抗体为主。IgG抗体分类则以Rh系统为主。结论:即使ABO及RhD同型输注,也可能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应根据不同的病因来分析影响配血不合的因素,寻找相应的试验策略,确保血液安全输注。  相似文献   
2.
3.
摘 要:[目的] 评价沉默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运用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干扰技术下调IL-35的表达,将转染shRNA的肺癌细胞分为shNC组和shIL35组,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 实验分别检测Cyclin D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利用shRNA下调A549、H1975细胞中IL-35的表达后,与shNC组相比,shIL35组OD值降低(t=8.452、8.064,P均<0.05),细胞凋亡率增加(t=5.745、4.334,P均<0.05);Cyclin D1、Bcl-2 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下调(t=4.866、2.806、4.224、7.683,P均<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IL-35的表达,可通过下调Cyclin D1、Bcl-2基因表达水平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为临床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定献血者定期一次性单采2U血小板的安全性。方法: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研究52例单采献血者按每2周间隔时间且每次均采集血小板2U,分别于采后30min和14d留取献血者静脉血样进行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同时考察单采6个月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单采献血者采后30min除血小板相关指标(PLT、MPV、PDW、P-LCR)与采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各项指标(WBC、RBC、Hb、Hct、MCV)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后14d留样观察与采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单采6个月献血者的免疫性指标(IgG、IgM、Ig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与捐献全血的献血者(n=6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定期每2周一次性单采2U血小板能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能很好地缓解临床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cDM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结果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实验作为参考实验,对用CDMA方法检测过的标本用PCR-SSP方法进行复检,比较2种检测结果。结果用2种方法对216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212例标本结果一致,4例标本CDMA为阴性而PCR—SSP为阳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0.1〈P〈0.25)。结论CDMA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CDM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结果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实验作为参考实验,对用CDMA方法检测过的标本用PCR-SSP方法进行复检,比较2种检测结果。结果用2种方法对216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212例标本结果一致,4例标本CDMA为阴性而PCR-SSP为阳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0.1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 RhD 阴性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分型及抗体筛选结果。方法统计2012年1~12月徐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85894例,用血清学方法确认 RhD 阴性及表型,使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结果共确认RhD 阴性468例(0.54%),检出不规则抗体11例(2.35%,11/468),以 IgG 型抗-D 多见,效价为1∶2~1∶64不等;RhD 阴性表型包括 dccee(61.54%)、dCcee(25.43%)、dccEe(7.69%)、dCcEe(2.78%)、dCCee(2.35%)、dCCEe(0.21%);检出 RhD 变异型28例,占检验科初筛 RhD 阴性(5.65%)。结论开展 RhD 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型和不规则抗体筛选,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而且对 RhD 阴性患者临床紧急抢救输血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血站还应加强对献血者 RhD 变异型检测,以保证血液输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数据,探讨哨点单位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 2020~2021年依据《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001-2019)》对输血链中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开展监测实践,收集两年监测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对比近两年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在各环节中报告例数及报告率显示,2021年新增输血不良事件9类,减少输血不良事件8类,其中报告率增加以TS-B01(χ2=5.49,P=0.02)、 T S-B 05(χ2=8.46,P <0.01)及TS-F04(χ2=9.81,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率减少以TS-D12(χ2=4.80,P=0.03)及TSI 06(χ2=15.07,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环节均主要集中在“输血前评估及输血申请T S-B”环节(152例,46.63%)。而其他发生环节的占比在两年间有所变化,其中“实验室检测”比例从17.42%下降到6....  相似文献   
9.
Rh血型系统是人类已知的最具多态性和免疫原性的系统之一,也是最复杂的血型系统,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目前已发现Rh系统有50多个抗原,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抗原主要有D、C、c、E和e等五种抗原,免疫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现将本地区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和献血者告知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筛查,筛查出反应性及灰区标本,用TPPA法检测。结果 XC1、JH1、XC2、WT2等ELISA实验与TPPA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1.4%、65.2%、91.0%、89.7%;一步法和两步法初筛结果与TPPA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1.7%和88.5%;本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初筛阳性率为0.376%,本市无偿献血者初筛和TPPA同为阳性的梅毒感染率为0.282%,其中男性占47.5%,女性占52.5%,76.3%为已婚,53.8%为初中及以下,21~40岁的占66.8%。结论 TP-ELISA一步法试剂与两步法试剂检测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筛采用TP-ELISA和TPPA法联合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结合TP-ELISA和TPPA检测结果进行献血者的告知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