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片虫病是姜片虫寄生于人体的一种肠道寄生虫,其形如生姜片,是寄生于人体中最大的吸虫。姜片虫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有密切关系。姜片虫的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扃卷螺、人(或猪),并需要水生植物作为媒介。成虫在人(或猪)体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成毛蚴,毛蚴侵入扁卷螺内.经过发育形成尾蚴.尾蚴在水中遇到水生植物即吸附其表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人群感染肠道线虫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方法:1989年与2002年分别按不同方位,选择相同的有代表性的2~4个村,每村查2周岁以上的500人。结果:13年后,总感染率下降95·20%,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下降94·66%、99·56%、96·33%、96·32%,多虫感染下降99·76%。钩虫感染以美洲钩虫为主,占感染数的84·62%。结论:东台市肠道线虫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肠道线虫低感染地区选择性化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流动人口较多而肠道线虫呈低感染地区,探索巩固防治成果和有效控制人群感染的对策。方法对儿童和40岁以上从事蔬菜种植的村民及流动人口,通过每年1次选择性化疗,连续2年的措施,并随机抽取不同方位的4个镇(村)作为防治效果观察组和1个镇(村)作为对照组,防治前后进行整群抽样粪检,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1粪2检查虫卵。结果防治组肠道线虫感染率发生显著性变化;总感染率的下降率为55.97%;女性肠道线虫下降率为64.92%;40岁以上村民下降率为84.08%;钩虫下降率为64.86%;2~15岁组增长率为31.18%;其中蛔虫增长率达293.55%。对照组肠道线虫年增长率为28.21%。结论选择性化疗保护了目标人群,流动人口增多是导致本地儿童感染率回升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儿童和流动人口的防治仍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原有丝虫病流行县 (市、区 ) 71个 ,先后于 1980~1988年通过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除丝虫病考核 ,全省于 1989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 ,确认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基本消除丝虫病后 ,1980~ 1996年共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176 0例。为探讨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微丝蚴血症者的分布规律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做了此调查分析 ,报道如下。1 方法对历年病原学监测中发现的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个案调查 ,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微丝蚴血症者检出情况  1980~ 1996年全省共血检412 15 90人 ,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176 0例 ,平均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原核和真核2种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方法的优劣和目的产物的血清免疫学检测效果。方法 根据已知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分别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 与相应的表达载体相连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P和真核表达质粒pPIC9K?CP, 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 将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大肠埃希菌(E. coli) BL21 (DE3) 和毕赤酵母GS115中诱导表达、 纯化; 将获得的纯化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 比较诊断效果。结果 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为6.84 mg/L; 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量达到65.00 mg/L, 且为可溶性蛋白; 两者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5.00%(57/60) 和 93.30% (56/60), 特异性分别为91.67% (77/84) 和94.10% (79/8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结论 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较原核表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三苯双脒(Tribendimidine)治疗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的效果及副作用,对成人蛔虫感染者和鞭虫感染者随机分组,比较服用单剂三苯双脒300mg和单剂阿苯达唑400 mg驱除蛔虫的效果;比较用单剂三苯双脒4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和阿苯达唑同样剂量和疗程驱除鞭虫的效果;对儿童蛲虫感染者(6~8岁)用单剂三苯双脒200 mg和阿苯达唑200 mg顿服的驱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成人服用三苯双脒300mg驱蛔虫的虫卵阴转率为97.43%,阿苯达唑为98.9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三苯双脒驱鞭虫的虫卵阴转率为33.33%,阿苯达唑为56.09%.三苯双脒200 mg驱蛲虫的虫卵阴转率为81.57%,阿苯达唑为92.23%.三苯双脒驱虫作用迅速,副作用轻,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认为三苯双脒具有广谱、安全、快速驱肠道线虫新药.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滨湖区的肠道寄牛虫病防治工作经10多年来的群防群治,驱虫效果显著,感染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18.77%降至2005年的0.47%.为巩固防治成果,并为制定下一步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2008年无锡市疾控中心对本区进行了再次监测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分析江苏省中部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 ,为今后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 ,在苏中 4县 (市 ) 11个中签点调查。 结果 人群总感染率为 6.87% ,男、女感染率分别为 6.0 2 %和 7.67%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共查见 9种寄生虫 ,其中线虫 6种、吸虫 2种、绦虫 1种。感染 1、2种虫者分别占感染人数的 93 .2 5 %和 6.75 %。蛲虫、钩虫、鞭虫和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18%、4.16%、1.65 %和 0 .41%。 <15岁及 >5 0岁年龄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结论 江苏省苏中地区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较 10年前有大幅度下降 ,主要与大面积防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但低年龄组和中、老年龄组 ,蛲虫和钩虫是该地区今后防治的重点人群和重点虫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江苏省消除淋巴丝虫病进程,以总结经验。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总结,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江苏省丝虫病流行状况、防治和监测情况。结果江苏省75个县(市)中有71个流行丝虫病,班氏丝虫病流行于全省大部分地区,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混合流行区分布于苏南部分地区。1971年前,某些地区人群微丝蚴阳性率曾高达20.15%,通过大规模防治后,1988年全部流行区人群微丝蚴阳性率降至1%以下,1989年降为0.016%,2001年全省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结论江苏省消除丝虫病的历程为其他地区控制淋巴丝虫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国产新药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三苯双脒对两种钩虫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用三苯双脒 2 0 0 m g、30 0 mg和 40 0 mg顿服治疗成人钩虫感染者 ,并与阿苯达唑 40 0 m g顿服进行比较。结果三苯双脒 2 0 0 mg、30 0 m g和 40 0 m g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 5 2 .78%、77.78%和 86 .17% ,阿苯达唑 40 0 mg的虫卵阴转率为 6 6 .2 9%。服三苯双脒在 12 h后开始排虫 ,36 h累积排虫达 95 %以上 ,第 3d基本排净。副作用轻微 ,对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三苯双脒对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