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目的 了解合并慢性HBV感染对急性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和临床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了310例登革病毒1型感染患者血清中IFNα、IFNβ、IFNγ、IL-10和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其中8%(25/310)合并感染了HBV,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取自41名健康者和47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在急性登革病毒感染期间,IFNα分泌水平显著高于IFNβ,分别为(95.1±279.3) pg/mL和(2.8土16.2)pg/mL,但在合并HBV感染的患者中IFNα的分泌明显减少,为(86.5±358.1) pg/mL;分别在发热第2天、第3~4天和第6天,IFNα、IFNβ及IL-10的中位数达到峰值.在单纯登革病毒感染的患者中,IFNα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和血清ALT水平呈负相关(分别为r=-0.2327,-0.2122,均P<0.01).结论 合并慢性HBV感染可以改变急性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IFNα的分泌可能与出血倾向相关,但对肝脏的炎性损伤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和分析不同进展阶段的HIV-1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53例HIV-1感染者血常规和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CD16+CD56+NK细胞亚群,其中CD4+T细胞数超过500个/μL 37例(A组),在200~ 500个/μL之间的152例(B组),低于200个/μL 64例(C组).对照组为40例排除HIV、HCV、HBV感染的健康人(N组).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C三组中,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和总淋巴细胞数也越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BCN< 0.01).HIV 感染A、B、C组CD3+T细胞、CD3+ CD8+T细胞、CD19+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AN<0.05,PBN< 0.01,PCN< 0.01);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CD3+T细胞、CD3+ CD8+T细胞和CD19+B细胞绝对计数也相应越低,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CN< 0.01).A、B、C三组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NK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呈相反趋势,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CD16+ CD56+ NK细胞百分比越高,而其绝对计数越低,且CD16+ CD56+ 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NK细胞绝对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ABCN< 0.01).结论 HIV-1感染不仅影响人体细胞免疫,可能还影响人体的体液免疫和天然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深圳地区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9日至7月18日期间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9例猴痘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液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等资料。采集流行病学信息,对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治疗和预后数据进行总结。结果 49例患者经PCR检测猴痘病毒(MPXV)阳性100%(49/49),所有患者均为男性(49/49)。中位年龄为29岁(21~48岁)。49例患者中45例为男性性接触人群(91.84%),2例为双性恋。平均住院时间为6.55d,平均潜伏期为8.64d。30例为合并HIV感染者(61.2%),17例合并梅毒(34.69%),1例合并淋巴瘤(2.04%),4例合并肛周脓肿(8.16%)。合并HIV感染的猴痘患者,有90%(27/30)接受了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所有患者均出现皮疹,分布于肛门和生殖器(38/49,77.55%)、躯干和四肢(34/49,69.39%)、颜面部(19/49,38.79%)、脚底和手掌(2/49,4.08%)、淋巴结肿大的部位为腹股沟(43/49,87.76%)、颈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全产程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产程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自然生产的产妇进行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实施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成观察组、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产程人文关怀式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妇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产程的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心脏损伤特点及发生重型的预警指标,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评估、临床救治及预后提供资料。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39例,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分为2组,第1组26例为(危)重型,第2组113例为普通型,分析两组间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特别是心脏方面的表现。 结果 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22例,(危)重型9例(40.91%);无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117例,(危)重型17例(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危)重型较普通型患者更易出现咳嗽、咳痰、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呼吸困难症状。(危)重型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介素-6比普通型患者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普通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与普通型患者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特异性酶学(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异常、心脏彩超异常的例数均较少,心电图以P波振幅增高、PTfV1值异常、T波低平或倒置改变为主。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出现多种血清酶学、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的改变,(危)重型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介素-6比普通型患者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低于普通型患者。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进展为(危)重型。心脏特异性酶学、心电图、心脏彩超异常病例少,但部分患者进展快、可发展为暴发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0例疑难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宏基因组测序(mNGS)在临床疑难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0例患者经过一系列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等未明确诊断,通过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脓液等进行m NGS检查得以精准诊断,检查出鹦鹉热衣原体、猫立克次体、流产衣原体、约翰·坎宁安病毒(JCV)、贝纳特柯克斯体等不常见病原体。修改治疗方案后患者感染控制良好,很快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AIDS合并NTM病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和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2016年7月—2018年8月共2 019例住院艾滋病患者,旱季(10月至次年4月)1 135例中合并TM感染16例,阳性率1.4%;雨季(5—9月)住院艾滋病患者884例,合并TM感染37例,阳性率4.18%;53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脐凹样皮疹对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有诊断意义。结论 TM是深圳地区艾滋病患者条件致病菌之一;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住院率有明显季节性,在雨季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个/μL且合并贫血、血小板数量减少的艾滋病患者要重点考虑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