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MR诊断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多发FNH的MR表现,并与部分病灶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9例诊断均考虑到FNH的可能性,5例第一诊断考虑为FNH,3例第一诊断考虑为肝腺瘤,1例第一诊断考虑为纤维板层型肝癌.9例共31个病灶,T2WI 19个呈稍高信号、12个呈等信号;T1WI上12个呈稍低信号、7个呈等信号、12个呈高信号;反相位成像1个病灶局部信号略有减低.注射Gd-DTPA后,动脉期18个病灶轻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11个病灶显著均匀强化、1个病灶中度不均匀环形强化、1个病灶未见异常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31个病灶均逐渐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共16个病灶出现中央瘢痕,瘢痕延迟期强化.结论 多发FNH有特征性表现,大部分病例MR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顺性分析28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1)信号异常:87.5%表现为T1w低信号,12.5%表现为TIW混合或等信号;(2)病灶多发80.5%,跳跃52.3%,附什破坏64.1%,其中并椎弓根膨大破坏57%;(3)椎旁软组织肿块31.3%。不破坏椎间盘;(4)合并压缩骨折52.3%,表现为“楔形”、“盘状”、“倒楔形”。结论脊柱转移瘤具有高灵敏性利较特异性的MRI表现。该法优于常规X线及CT检查。  相似文献   
3.
急性纵隔炎三例金梅于晓明景昱例1男,45岁。4天前误食玻璃片后,呼吸困难并窒息,经抢救症状缓解。2日后因出现高热,胸部疼痛,吞咽困难而入院。CT检查:隆突右下方见不规则高密度影,CT值1525HU,周围由软组织包绕,病灶沿后纵隔向上延伸并突向右侧胸腔...  相似文献   
4.
颅内蛛网膜囊肿为一少见疾病,临床对该病的认识还未达到完善地步。本院从1989~1992年共诊治17例,其中幕上12例,幕下5例。儿童多表现为头颅增大,成人以头痛为主。16例行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囊壁及分流术。全部痊愈出院。现对该病诊断及治疗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治疗21-三体征智力低下患儿20例。治疗前后观察了微量元素锌、铁、铜、镁、疗程4~8月,平均智商提高8.5分。  相似文献   
6.
7.
作者等于82年初在配合神经科对儿童脑轻微功能失调综合症(Minimal braindamage,MBD)部分患儿行染色体检查过程中,发现染色体断裂异常增高一例。曾在82年一年中先后进行过三次的染色体畸变动态观察,现报告如下: 段永军,男、12岁,临床表现学习成绩差,注意障碍,情绪不稳,任性,易怒。既往史中否认高热惊厥、头部外伤、癫痫发作及慢性病长期服药史。平素除有时“感冒”外,体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朐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征象。方法对4例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病发病突然,临床以脊髓压迫程度不同表现出相应节段以下感觉运动障碍;MRI可明确诊断:早期清除血肿,解除脊髓受压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治疗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最大。结论了解和认识特发性胸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征象、准确诊断和把握手术时机是提高该病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内膜下胆固醇积聚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泡沫细胞是构成动脉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大多由于巨噬细胞内脂质代谢紊乱引起。巨噬细胞通过胞饮、清道夫受体介导的方式吞噬胞外胆固醇,在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和中性胆固醇酯水解酶(nCEH)作用下维持细胞内脂质平衡,多余的胆固醇可以通过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和清道夫受体B1(SR-B1)排出。该文介绍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摄取、酯化水解和外溢过程,以及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