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的肝细胞成熟培养基(Hepatic Maturation Medium,HMM)是否能够提高肝肿瘤细胞系HepG2的肝细胞功能,并联合3D培养开发一种更适于HepG2的培养体系。方法从细胞库中取得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用DMEM及HMM进行细胞的2D及3D培养,通过定量PCR、PAS染色、尿素合成等方法进行功能评价,最后在3D模型下比较DMEM及HMM培养的HepG2与氯丙嗪肝毒性的敏感性,综合评价HMM对HepG2的作用。结果 HMM可以提高HepG2的糖原合成能力,并使其CYP3A4、NTCP、ALB、CPS1、G6PC等肝细胞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上调4.7±0.2、1.3±0.1、1.4±0.1、4.9±0.2、5.6±0.1倍。当HMM联合3D培养后,相对于2D培养HepG2,其CYP3A4、NTCP、CPS1、G6PC等肝细胞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尿素合成能力进一步提高6.5±0.6、2.0±0.03、2.3±0.2、77±1.2、479±196倍。此外,HMM显著改善了3D环境下的HepG2对于氯丙嗪毒性的敏感性。结论不论是在2D还是3D条件下,HMM均可以改善HepG2的肝细胞功能,HMM联合3D培养将有利于HepG2为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肝前体样细胞(hepatocyte-derived liver progenitor-like cells,HepLPC)进行功能验证,为生物人工肝应用寻找新的种子细胞。方法通过两步分离法分离人原代肝细胞,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术纯化肝细胞以排除CD24+或EpCAM+阳性祖细胞获得HepLPC,采用Large T抗原对HepLPC进行永生化(iHepLPC),从细胞形态、增殖状态、功能基因水平、解毒与合成水平以及急性肝衰竭毒性血浆的反应对iHepLPC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其是否具有相应的功能。结果永生化后iHepLPC可以在不同代次间快速稳定的增殖,P0、P10与P20代次之间同一时间点细胞的增殖速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形态保持不变,增殖过程中的细胞解毒与合成功能稳定,代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iHepLPC细胞进行M7分化,分化后细胞的功能基因有显著的提高,尿素生成(13.683±1.238)高于未分化的7.769±0.323(P0.01);分化后白蛋白合成11.270±0.63,高于未分化的5.655±0.025(P0.01);对于急性肝衰竭血浆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同时发挥着解毒与合成功能,6 h候后尿素合成达到(8.25±0.31)mg/(dL·10~6细胞·d),白蛋白合成达到(12±0.41)ng/(mL·10~6细胞·d)。结论永生化后的HepLPC在快速增殖的过程中可以保持细胞形态、解毒与合成功能不变,对急性肝衰竭血浆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是新的生物人工肝细胞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