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根据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分析四川省人群棘球蚴病(包虫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优化本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即网络直报)系统2007~2012年上报的四川省包虫病病例,用SPSS18.0和Excel20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该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四川省包虫病累计报告10 037例,年平均患病率为55.91/10万;从年龄分布看,包虫病发病主要集中在25~65岁人群,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χ2=4544.23,P<0.01);从性别分布看,包虫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22(χ2=49.12,P<0.05);从职业分布看,牧民所占比例最大,为84.64%(χ2=5841.57,P<0.01);从地区分布看,包虫病患者主要分布于甘孜州(9127例)和阿坝州(807例)。结论四川省包虫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包虫病流行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应继续加大本病的防控力度并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西部系高山高原地带,从未发现过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患者及其中间宿主。本病主要流行于东部的四川盆地,据80个县(市)的调查,流行区遍布于盆地的各个方位。病原的第一中间宿主主要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有锯齿华溪蟹等18种淡水蟹(包括新发现6个新种及新亚种)。已发现豹猫和果子狸有自然感染,系野生动物保虫宿主。  相似文献   
3.
1 一般资料 1.1年龄与性别 86例并殖吸虫病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23例。3~5岁23例,6~10岁38例,11~15岁21例,16~20岁3例,20岁以上1例。 1.2 籍贯 四川省81例,云南省1例,广东省3例,贵州省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犬只感染细粒棘球绦虫(Eg)的时间规律,探索更加易行的犬驱虫策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马尔康和松潘各抽取了1个乡,初始纳入398只犬,使用吡喹酮进行每3个月1次的驱虫,ELISA检测驱虫前犬粪感染情况。结果在3月和6月连续两次驱虫后,9月两县犬只感染水平已分别降至1.25%和1.18%,下降率分别为94.21%和91.23%。但在12月,犬只感染率大幅却上升。犬只感染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3月。原因可能是初冬(11、12月)是屠宰季节,而初春时寒冷及草料缺乏导致牲畜大量死亡,犬进食较多感染性内脏,从而导致感染机会大幅增加。结论马尔康县初冬、初春为主要感染季节,松潘主要感染季节为冬季;应根据实际感染季节有针对性地优化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犬粪便棘球绦虫虫体抗原的方法并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犬12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活化绵羊源原头蚴(G1型)作人工感染;感染后08周内收集粪便,56 d宰杀实验犬,收集成虫;制备成虫抗原和虫体代谢/分泌抗原,蛋白酶K处理抗原并分别免疫成年绵羊和新西兰白兔;绵羊抗血清用80%饱和硫酸铵沉淀、透析,兔抗血清过IgG亲和层析柱,分别获得纯化抗体;观察犬粪便在PBS液中-80 ℃冷冻3 d或在含1% Formalin 的PBS液中70 ℃80 ℃加热8 h的处理方法对检出结果的影响.运用该方法对四川省甘孜县达通玛区4个乡的580只家犬吡喹酮每6月一次驱虫前后的粪抗原进行监测.结果 试验系统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0%;粪抗原从感染后的第23周可检出;两种样品处理方法都可以灭活虫卵但不影响检出效果;检测方法可同时用于对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诊断;达通玛区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从2000年的50%下降到2005年的17%.结论 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推荐粪便用加热的方法处理可以灭活虫卵以防止生物污染;该方法可以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斯氏狸殖吸虫尿素溶解性成虫抗原在皮试和ELISA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义训用高浓度尿素从血吸虫卵水溶性抗原(SEA)的废弃物中提出尿素溶解性抗原(JEU)。并证实其抗原活性和特异性均优于水溶性抗原。我们参照陶义训、黎世涛等方法加以改进,用高浓度尿素提取出斯氏狸殖吸虫溶解性抗原(PSAWU),用于皮内试验和ELISA检测吸虫病人抗体,同时作平行对照试验。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石渠县地区包虫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情况. 方法 在石渠县县城及4个乡237例患者进行血清样品的采集,以ELISA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237例患者包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为95.4%,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2.5%和97.2%;男性、女性CE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41.7%(48/115)和58.3%(67/115),AE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34.2%(38/111)和65.8%(73/111). 结论 石渠县地区包虫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8.
9.
四川宜宾地区小河、山溪分布甚多,溪旁杂草林木繁盛,溪流常有少量积水,河床多为卵石沙土,溪内蟹类繁多。近年来我们先后对该地区的5个县进行了肺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调查方法1.居民调查:抽查该区中小学部分班级和生产队,凡3~50岁者全部进行皮试调查,采用本所制作的1/万肺吸虫成虫抗原,注射0.1ml 于前臂内侧皮内,同时注射等量0.01%硫柳汞生理盐水作对照,15min 观察结果,丘疹直径≥1.3cm,红晕≥3.5cm 者,即判为阳性。2.中间宿主调查:在调查境内的河中查到的小螺,  相似文献   
10.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皮下包块最为突出;②从患者的痰液中极难查见虫卵;③肺部症状较轻而脑型病例较常见,心包炎型病例屡见不鲜;④85%左右的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