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颌面部血管瘤发生率较高,占全身血管瘤的55%~60%,多见于颜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往往造成功能障碍和颜面美容缺陷.我们自1996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平阳霉素局部环压注射法治疗面颊部海绵状血管畸形34例,并以同期随机选择的单纯注射34例作为对照,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机选择1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18例患者矫治后SNB角、下颌综合长度(Co-Pg)增加(P〈0.01),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变化。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P〈0.01),下切牙唇移不明显(P〉0.05)。认为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减轻下前牙唇倾,有利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细胞腺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细胞腺瘤又称嗜酸性腺瘤或大嗜酸粒细胞瘤,是涎腺中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据统计嗜酸细胞腺瘤占所有涎腺上皮肿瘤的0.1~1%,女性稍多于男性。现报告一例:患者孙秀兰,女40岁,以腮腺混合瘤于1998年4月1日入院,住院号371611。患者于5年前发现左...  相似文献   
4.
颧骨(弓)是面部最为突出的支架骨~([1]).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和张口受限.颧弓骨折复位治疗方法不一~([2]),手术进路有口外切开复位和口内切开盲探复位.笔者采用口内前庭沟切口,用自制的"V"形复位器~([3])在C形臂X线辅助下对27例颧弓凹陷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复位治疗,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时荣新  叶宗菊 《山东医药》2008,48(47):93-94
随机选择1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评价疗效.结果 18例患者矫治后SNB角、下颌综合长度(Co-Pg)增加(P<0.01), SNA角变化不明显,A点无变化.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P<0.01),下切牙唇移不明显(P>0.05).认为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微种植支抗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减轻下前牙唇倾,有利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6岁,已婚。因右面部不适,牙齿松动1年就诊。专科检查:双侧面部对称无畸形,双侧上颌窦无压痛,张口度正常,右侧磨牙开殆,右上第6和第7松动,无叩痛,右侧上颌前庭沟未见异常。CT提示右侧上颌窦占位肿块界限清晰,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全身麻醉下手术探查,术中冰冻检查:右侧上颌窦韧带样瘤。扩大手术,右侧上颌骨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刻度尺体表定位后结合V形复位器在单侧颧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颧弓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术前利用自制的刻度尺确定颧弓骨折断端对应的体表位点,术中利用V形复位器经口内入路完成颧弓骨折复位;对照组仅采用V形复位器经口内入路完成颧弓骨折复位。术后通过复查颧弓位片、患者张口度及面部外形恢复情况,进而评估两组手术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复查颧弓位片,对骨折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治疗组颧弓骨折复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刻度尺体表定位结合V形复位器在单侧颧弓骨折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颌窦位于面中份前部,上颌窦前壁受到外力打击后容易发生内陷骨折,引起面中部凹陷畸形。笔者应用水囊治疗20例上颌窦前壁骨折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坚强内固定在口腔颌面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坚强内固定在颌面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7年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79例,男45例,女34例,年龄9~69岁.下颌骨骨折11例,眶-颧复合体骨折31例,上颌骨骨折37例.常规手术进路,切开复位,应用钛板进行坚强内同定.结果:79例患者面形明显改善,77例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开(牙合),经进一步治疗恢复正常咬合.结论:应用切开复位,于颌骨张力线或应力线或颌面支柱处进行坚强内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和面部轮廓,并配合微型接骨板复位移位骨片,治疗口腔颌面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一种下颌前方牵引器在矫正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病因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以下颌后缩为主要病因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采用方丝弓矫正器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下颌前方牵引器。牵引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患者矫正后上下前牙排列整齐,覆盖覆牙台正常,磨牙关系正常;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ANB角、下颌长度、下颌切牙切缘和下颌第1磨牙牙冠近中点到SP线的距离,均有明显变化。结论下颌前方牵引器是一种矫形力矫治器,可促进下颌向前发育;同时,抑制上颌骨的生长发育,适用于矫冶下颌后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