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测定100例Af患者(Af组)血清hs-CRP、IL-6水平,与非Af患者(对照组)20例比较;并对Af按持续时间不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f组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永久性Af组hs-CRP、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均高于阵发性Af组。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增高反映的炎症状态可能促进房颤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药物成本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18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4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呋喃唑酮0.1g,每天2次;B组61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呋喃唑酮0.1g,替硝唑0.4g,每天2次;C组57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每天2次;1周后停药并分析疗效及药物经济学。结果 3种方案药品成本分别为148.40、8.55、146.95元,有效率分别为92.2%、90.2%、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度均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治疗方案疗效可靠,价格合理,经济条件较好可以使用;B方案疗效可靠,价格便宜,农村患者可以推广;C方案疗效稍逊一筹,价格昂贵,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患者,A组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复方鳖甲软肝片,B组应用拉米夫定及甘利欣胶囊,C组应用甘利欣胶囊及复合维生素或复方益肝灵片,疗程均为12月。观察三组患者HBVDNA阴转情况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A、B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C组(P〈0.01),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与B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患者在抑制HBVDNA复制指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也优于C组(P〈0.01)。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与拉米夫定联用,不仅能增强抑制HBVDNA复制的作用,更能显著提高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枣花蜜对无水乙醇诱导小鼠胃黏膜损伤可能存在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并探究其可能存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蜂蜜预防组(P1)、预防对照组(P2)、蜂蜜治疗组(T1)和治疗对照组(T2)。P1组以0.1ml/d枣花蜜、P2组以等量生理盐水(NS)灌胃9 d,第10天予0.1 ml无水乙醇灌胃;T1组、T2组予0.1 ml无水乙醇灌胃后第2日起分别予0.1 ml/d枣花蜜和等量NS灌胃9 d;C组予等量NS灌胃10 d。各组于第11天眼球采血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处死后取全胃剖开测定溃疡指数,并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与P1组相比,P2组在枣花蜜处理后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溃疡抑制率为85.41%;与T1组比较,T2组溃疡指数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抑制率为0.09%。P1组的血浆SOD活性比P2组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C组比较,P1组、T1组的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枣花蜜对无水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损害有预防作用,可能通过影响SOD活性、清除活性氧物质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肾上腺发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过多引起以高血压、低血钾、低钾性肌病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该症从新生儿到老人均可发病,但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左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2.0%。本病虽非罕见,但可能由于表现不典型、医生经验不足或检查不全面等而延误诊断及治疗。现将我院1998年7月至2003年12月收治7例PA误诊原因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