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分别取接受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和36h时间点的血清,用于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cDNA基因芯片检测3个治疗时点反搏前、后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结果反搏前后比较,有10个基因(核转录因子、真核转录启动因子-4、平滑肌的肌球蛋白重链、α2-肌动蛋白、微管蛋白β肽链、组织相容蛋白G、黑色素黏附分子、神经介素B受体、蛋白激酶4K2、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在3个治疗时点上出现显著改变。在1h点均为上调,在24h、36h时点均为下调。结论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调效应,并随体外反搏治疗时间的增加早抑制其表达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博(EECP)能否在体修复高胆同醇血症引起的猪动脉内皮细胞(ECs)损伤。方法 高胆固醇血症猪反搏36h后,取前降支进行扫捕电镜检查,收集胸主动脉ECs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查。结果 高脂组冠脉ECs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反搏组ECs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与高脂组相比,在反搏组的ECs检测到6种高表达的蛋白。结论 慢性EECP可能通过调节ECs蛋白表达,改善ECs粘附性和代谢及减轻ECs内皮凋亡,从而修复高胆固醇血症对动脉内皮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长期体外反搏对冠状动脉闭塞犬心肌微血管和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循环和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Beagle犬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反搏组(n=6),均用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状动脉闭塞模型3 d后,反搏组接受体外反搏处理,每日1 h,持续共6周(每只犬反搏总时间28~30 h).血管细胞成分免疫标记技术比较心肌微血管的差异和血管新生作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犬血清VEGF水平动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超敏法)测定心肌组织局部VEGF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局部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1)图像分析证实,反搏组犬缺血心肌组织内的微血管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α-actin:(11.8±5.3)支/HP比(3.4 ±1.2)支/HP,P<0.05 ;FⅧ-r-Ag :(15.2±6.3)支/HP比(4.9±2.1)支/HP, P<0.05].(2)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两组犬的血清VEGF水平开始升高,在24 h均达到一峰值水平,随后VEGF水平下降,约在1周时降至最低.之后两组犬的血清VEGF水平有轻微增加,但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反搏组犬缺血心肌组织的VEGF表达范围较广泛,但绝大部分仍分布于心肌细胞,少数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相反,在对照组,心肌VEGF阳性表达的范围和强度均不及反搏组.(4)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发现,反搏组犬心肌VEGF表达的面积[(0.0353±0.0090)mm2比(0.0036±0.0008)mm2,P<0.01]、吸光度指数[(3.0391±0.5121)比(0.3473±0.0840),P<0.01)]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心肌组织VEGF 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反搏组犬心肌VEGF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加73.5%.结论 长期体外反搏治疗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缺血心肌组织局部VEGF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可能是体外反搏的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8头雄性乳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反搏组(n=6)。后2组复制高胆固醇血症猪模型并对高脂饲养+反搏组进行为时36h的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收集3组动物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TUNEL法测定其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饲养组相比,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指数在正常饲养组为(127±36)‰,在高脂饲养组为(237±23)‰,在高脂饲养+反搏组为(177±12)‰,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反搏组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升高(P<0.05),高脂饲养+反搏组较高脂饲养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慢性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拮抗高胆固醇脂血症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颈动脉内膜形态和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头雄性乳猪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用喂养高脂饲料乳猪复制高胆固醇血症模型(高脂饲养组);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模型动物36 h(EECP组);以正常饲养组作为对照.取各组动物颈总动脉血管.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颈动脉内膜的形态,并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结果 扫描电镜下观察高脂饲养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内皮细胞有明显脱落,部分细胞胞膜皱缩.体积明显减小,符合凋亡细胞的外形特征;EECP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的情形明显减轻,内皮细胞大小不一的程度减轻,皱缩脱落细胞较高脂饲养组明显减少.透射电镜下观察高脂饲养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脱落,内膜破损明显,平滑肌细胞侵入和增生,泡沫细胞形成;EECP组内皮细胞呈梭形,内皮完整,内皮与内皮下结构连接紧密,平滑肌细胞轻度增生,少见泡沫细胞.在10-8~10-5mol/L Ach时,高脂饲养组和EECP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均<0.05);在10-7~10-5mol/L Ach时,EECP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颈动脉内皮超微结构改变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长期EECP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内皮结构损伤和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猪龄20 d雄性乳猪18头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6)、高脂饲养组(n=6)及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n=6).后两组通过高脂饲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猪疾病模型,对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进行为时36 h的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取各组动物颈动脉血管环,测定离体颈动脉血管环对不同浓度梯度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三组动物血管舒张率的差异.结果 在乙酰胆碱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7~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在硝普钠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正常饲养组显著降低(P<0.05);在10-8~10-5mol/L浓度范围内,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的血管舒张率较高脂饲养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高脂饲养组和高脂饲养+体外反搏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饲养组明显受损,长期体外反搏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猪内皮依赖和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长期体外反搏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猪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窝生乳猪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和反搏组(n=6),反搏组从2.5月龄完成36h的EECP方案,采集组织标本连续切片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观察内容为内皮细胞形态、纤维及平滑肌增生情况,并根据病变轻重排序分别赋予1~12分值。结果:反搏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1、2、3、5、7、8),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4、6、9、10、11、12),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P<0.05有统计意义。病理观察时反搏组及对照组比较可见:①内皮细胞排列对照组较反搏组紊乱,肿胀及脱落的数量较多;②纤维增生两组均可见,多伴有粘液样变,两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③两组均见平滑肌增生,多伴粘液样变,对照组平滑肌增生程度较反搏组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或延缓高脂血症对阴茎海绵体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恢复期犬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肾动脉处在主动脉不同的解剖位置,体外反搏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心脑肾血流灌注的效应应不同.我们应用电磁流量计,分别测定体外反搏前、中实验犬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肾动脉的血流量.结果表明: 收缩期血流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肾动脉分别下降了4.77%±0.48%、6.45%±0.99%、9.60%±0 .70%;舒张期血流分别提高了24.48%±1.29%、27.18%±0.94%、20.68%±0.80%;平均血流量分别增加了18.24%±2.01%、19.38%±1.47%、8.42%±0.94%.体外反搏增加心脑肾血流灌注的效应不同,它明显地提高冠状动脉和颈动脉血流,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肾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效应与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体外反搏通过反搏过程中产生的双脉动血流,加速动脉系统的血液流动,提高血流切应力,进而调控与血管内膜保护有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益作用.本文简要总结近10年来本实验室在体外反搏与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阐述其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对冠心病患者及实验动物血浆及组织中某些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单独体外反搏,或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可能成为一项有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修复的重要手段.与反搏作用相关的细胞分子基础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尚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