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1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53篇
内科学   360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8篇
综合类   1448篇
预防医学   335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416篇
  6篇
中国医学   712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0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应确定污染物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切片)上。因此应让学生了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手做圆周转动,装片(或切片)在载物台上可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片(或切片)上,移动装片(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向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上。在清除直镜筒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的污染物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物镜,然后再摘下目镜,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镜后装物镜,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因摘装目镜时与镜筒摩擦下来的尘渣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相似文献   
3.
碳酸酐酶Ⅲ的生物学特性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CA)是一种含锌的金属蛋白酶家族,至少有11种CA同工酶、3种与CA相关的蛋白质和1种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其中CAⅢ在细胞内的分布、分子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都有不同于其他CA的特点,其功能主要是清除骨骼肌中的CO2,参与细胞内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调节能量代谢,但在临床中特别是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应用胆红素对慢性支气管炎小鼠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红素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其对心脏、大脑及肝脏等的保护作用,在有关研究中均有阐述,而在肺、气道中研究甚少。为此,我们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形成的过程中,施以胆红素干预,观察气道炎症中炎性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形成的特点及其干预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6年元月开始LASEK手术,观察其对中、高度近视的矫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中的TGF-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 D4 TG F-β,C D8 TG F-β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了解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 ypague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对18例哮喘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加入地塞米松及IFN-γ培养24h,加入PM A,莫能菌素,艾罗霉素培养4.5h,促使细胞内细胞因子聚集于高尔基体,取培养上清中的淋巴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 D4 T、C D8 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内细胞因子TG F-β表达率。结果:C D4 TG F-β、C D8 TG F-β及C D4、C D8细胞内总TG F-β检测结果的比较,哮喘组C D4 TG F-β(15.50±0.15)%、C D8 TG F-β(19.34±0.18)%,与正常对照组(9.57±0.16)%、(13.49±0.26)%比较,显著增高(均P<0.05);加入地塞米松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C D8 TG F-β无显著变化(P>0.05),加入IFN-γ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7.61±0.09)%、C D8 TG F-β(9.82±0.19)%的变化显著降低(均P<0.05),C D4、CD8细胞内总TG F-β哮喘组(32.42±1.17)%比正常组(20.53±1.02)%显著增加(P<0.05),加地塞米松后无显著变化(P>0.05),加IFN-γ后(16.85±0.14)%,显著降低(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有C D4 TG F-β、C D8 TG F-β升高;地塞米松不能降低哮喘气道重塑;IFN-γ可通过抑制TG F-β的分泌治疗哮喘,降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7.
<正> 1984~1990年我们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52例(包括内科转入手术者),手术治疗41例,治愈出院38例(92.7%),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性48例,女性4例。年龄为18~67岁。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胃溃疡13例,胃溃疡恶变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85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三者价格悬殊,虽然治疗病毒性肺炎穿琥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的成本接近,成本一效果比基本接近,阿者洛韦组较高,但应用穿琥宁疗程相对较短,不仅可减少患者住院日,且不良反应少,相对更合算。结论应用穿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疗程相对较短,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计划免疫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社会统计工程,我团自1985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已通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目标审评。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多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为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及时发现计划免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探讨,使计划免疫在控制、消灭传染病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