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2000~2002年对21例难复位股骨粗隆间骨折施行了侧卧位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1-02—2013—08采用髋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用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46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70min,平均60min;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46例均获得平均18.5(8-30)个月随访,42例骨折获得愈合。其中8例出现骨折端部分吸收,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0(20—40)周。4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坏死。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36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1%。结论应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可达到骨折复位精确、内固定牢靠、手术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使用,使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钉断裂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应运而生。 目的:观察新设计的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稳定性的比较。 方法:应用8具两侧股骨骨折标本,分别采用8根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实验组应用定制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配套安装器械锁钉,使用定制的直径   4.3 mm锁钉交锁固定;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配套安装器械,常规的直径4.0 mm锁钉交锁固定,给予两组股骨固定标本,分别记录测量两组股骨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情况,来进行骨折固定稳定性比较。 结果与结论: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在10 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1.22 mm、前后移位1.2 mm、旋转移位0.33 mm;传统交锁髓内钉锁孔在10 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3.26 mm、前后移位3.37 mm、旋转移位2.15 mm,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明显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可明显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牵引床C臂X射线机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头下骨折,可能有一定的误差。目的:模拟C臂X射线机下闭合复位透视分析骨折闭合复位的真实精确性。方法:直视下完全复位人工骨股骨颈头下骨折标本,使用克氏针固定。在股骨颈外侧,两个断端处分别使用克氏针打入,作为金属标志物。保持股骨颈标本、C臂X射线机位置不动,随后将股骨头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15°,30°,再分别使用C臂机透视标准股骨颈正侧位,使用图像采集电脑工作站,采集图像。结果与结论:在股骨颈顺时针旋转15°、逆时针旋转15°时,股骨颈头下骨折两端皮质在正侧位透视下的移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都有1mm左右移位。在股骨颈顺时针旋转30°、逆时针旋转30°时,股骨颈两端皮质在正侧位透视下的移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都有2mm左右移位。表明使用C臂X射线机观察移位的股骨颈头下骨折,满足Garden指数复位要求,但不能判断出股骨头有无旋转,治疗移位的股骨颈头下骨折要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5.
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珊红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4):268-269,276
目的 分析瞄准器引导下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 自2000年2月至2006年6月拆除有瞄准器的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56根,胫骨交锁髓内钉80根;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观察其远端髓内钉钻痕的情况,以分析瞄准器的远端锁钉准确性.结果 本组研究发现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不高,股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36%,胫骨髓内钉瞄准器第一次锁钉的成功率为65%.结论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瞄准器定位孔偏移问题.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交锁髓内钉的广泛使用,使骨折延迟愈合、交锁钉断裂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在此情况下,一种锁孔和锁钉杆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应运而生。目的:观察新设计的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稳定性的比较。方法:应用8具两侧股骨骨折标本,分别采用8根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和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断端。实验组应用定制髓内钉远端瞄准微调装置配套安装器械锁钉,使用定制的直径4.3mm锁钉交锁固定;对照组应用常规的配套安装器械,常规的直径4.0mm锁钉交锁固定,给予两组股骨固定标本,分别记录测量两组股骨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情况,来进行骨折固定稳定性比较。结果与结论: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中下段骨折,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1.22mm、前后移位1.2mm、旋转移位0.33mm;传统交锁髓内钉锁孔在10N受力的情况下,股骨骨折断端平均有左右移位3.26mm、前后移位3.37mm、旋转移位2.15mm,锁钉杆过渡配合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骨折断端左右、前后、旋转移位明显小于传统交锁髓内钉,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锁孔和锁钉杆直径过渡配合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可明显提高骨折断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锁定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距踝关节面4 cm以内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新型锁定交锁髓内钉配合远端锁钉精准置入技术治疗,即在胫骨远端骨折处将1~2枚直径5.1 mm锁钉精准置入,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胫骨远端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3.2±2.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平均(5.2±0.4)个月,术后无死亡病例,未出现骨髓炎、骨折畸形愈合、髓内钉断裂、锁钉松动等并发症; 2例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34例患者拆除内固定,未发生再次骨折。结论新型锁定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背景:采用牵引床C臂X射线机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头下骨折,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目的:模拟C臂X射线机下闭合复位透视分析骨折闭合复位的真实精确性。 方法:直视下完全复位人工骨股骨颈头下骨折标本,使用克氏针固定。在股骨颈外侧,两个断端处分别使用克氏针打入,作为金属标志物。保持股骨颈标本、C臂X射线机位置不动,随后将股骨头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15°,30°,再分别使用C臂机透视标准股骨颈正侧位,使用图像采集电脑工作站,采集图像。 结果与结论:在股骨颈顺时针旋转15°、逆时针旋转15°时,股骨颈头下骨折两端皮质在正侧位透视下的移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都有1 mm左右移位。在股骨颈顺时针旋转30°、逆时针旋转30°时,股骨颈两端皮质在正侧位透视下的移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都有2 mm左右移位。表明使用C臂X射线机观察移位的股骨颈头下骨折,满足Garden指数复位要求,但不能判断出股骨头有无旋转,治疗移位的股骨颈头下骨折要切开复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闭合复位;数字化图像与影像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2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肉眼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9月,对9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60~85岁,作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在直视下将骨折解剖复位,以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利用克氏针在股骨头上复位时留下的钻孔,观察孔内的渗血情况,了解股骨头真实的血液供应.并随访治疗结果.结果 所观察到的股骨头渗血情况:65岁以下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受伤至手术时间2~7d组与7d以上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骨折类型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94).有或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使用髋关节前方和外侧双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以三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血供的直接肉眼观察有临床意义.观察结果支持对股骨颈骨折早期手术的观点,加深了骨折移位对股骨头血液供应影响程度的认识,有利于评估术后的预后.对65岁及以上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仍然可以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切开解剖复位内固定两者之间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杯苋甾酮对破骨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探讨其在改善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 以CCK8检测杯苋甾酮对小鼠源性单核巨噬细胞 (BMMs) 及前成骨细胞MC3T3E1的毒性作用;流式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TRAP染色观察破骨分化;以ALP染色评估成骨分化, 以Real-Time PCR检测TRAP及ALP的表达.15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OVX组、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杯苋甾酮干预, 余2组以生理盐水处理.4周后取胫骨, Micro-CT检测骨质及微观结构变化.结果 杯苋甾酮≤10 mg/L时对细胞无毒性 (P>0.05) , 不影响凋亡 (P>0.05) .其可显著抑制破骨分化 (P<0.05) , 促进成骨分化.杯苋甾酮可抑制TRAP表达 (P<0.05) , 促进ALP表达 (P<0.05) .杯苋甾酮可改善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结论 杯苋甾酮通过抑制破骨、促进成骨的双向作用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