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脑淋巴引流途径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枕大池内新鲜自体动脉血二次注入法建立成年大鼠SAH模型,用颈淋巴管结扎和颈淋巴结摘除法制作大鼠脑淋巴引流阻断(cerebral lymphatic blockade,CLB)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和SAH+CLB组(n=10),各组再分为3 d和14 d组(n=5).应用5-溴脱氧脲嘧啶(5-bromodeoxytridine,BrdU)标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检测大鼠皮质、海马和室下区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t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源性分化蛋白(neurogenic differemiation,NeuroD)~+、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因子(polysialic acid-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SA-NCAM)~+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H组BrdU~+细胞、NeuroD~+/BrdU~+细胞、GFAP~+/BrdU~+细胞以及PSA-NCAM~+/BrdU~+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0.01);与SAH组相比,SAH+CLB组BrdU~+细胞、GFAP~+/BrdU~+细胞有所增加(P<0.05或0.01),而NeuroD~+/BrdU~+细胞、PSA-NCAM~+/BrdU~+细胞显著减少(P<0.05或0.01).结论 脑淋巴引流阻断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但不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和可塑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门诊登记情况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该院门诊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患者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痴呆的危险因素及改良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经门诊确诊和统计,共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例;脑卒中后发生痴呆19例(27.54%);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所患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方面的因素;改良分型情况为:经过K-TOAST分型之中比例最高的亚型为动脉粥样硬化型,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及其他病因型。结论通过对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的登记,可准确地将缺血性卒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其加以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组研究病例268例,对其急性期糖代谢异常在年龄、卒中类型、既往病史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糖代谢状况.结果 年龄≥65岁、女性、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分、体质指数≥30 kg/m2、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男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7分、体质指数<30 kg/m2、无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268例患者入院 1周时正常糖耐量(IGT)检出率为(116/268)56.72%,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72/268)26.87%,糖耐量受损(80/268)29.85%;患者出院3个月时IGT检出率为(108/268)40.30%,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68/268)25.37%,糖耐量受损(92/268)34.33%.住院1周时和出院3个月时糖耐量糖代谢异常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5岁、女性、出血性卒中、高脂血症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监测血糖,并及早对异常的糖代谢状态进行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并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268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在住院后1周内及出院后3个月时的糖代谢状况。结果住院1周时和出院3个月时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并及早对异常的糖代谢状态进行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溶栓组42例采用脑血管造影后,栓塞部位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溶栓组患者治疗总显效率、血管总再通率及Barthel指数评分完全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选择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