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益魁  周飞翔  徐煜 《中国骨伤》2008,21(2):141-142
Pilon骨折是胫骨下端累及关节面的压缩骨折,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自1999年2月至2004年10月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Ruedi-Allgower分型)高能量Pilon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37-CD137配体(CD137L)信号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形成。方法采用巯基乙酸盐腹腔灌洗法获取C57BL/6J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取3~6代胸主动脉VSMC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CD137激动组和MMP-9抑制组(n=3)。对照组用重组CD137L蛋白干预VSMC,共培养组用PM和VSMC共培养,CD137激动组和MMP-9抑制组分别用重组CD137L蛋白和MMP-9抑制剂干预PM后,与VSMC共培养,再加入重组CD137蛋白(10μg/ml)干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钙化相关的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微板法检测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钙化程度。结果CD137激动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明显高于共培养组(P<0.01),而MMP-9抑制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明显低于CD137激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5±0.27 vs 2.12±0.34,0.30±0.32 vs 2.63±0.41,(1.92±0.09)mmol/g vs(4.99±0.37)mmol/g,(1.11±0.50)KU/g vs(2.63±0.04)KU/g,P<0.01]。共培养组VSMC中OPN和Runx-2蛋白表达、钙离子浓度及ALP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7激动组茜素红染色红色颗粒物质沉积和Von Kossa染色黑色颗粒物质沉积明显多于对照组和共培养组;MMP-9抑制组钙化程度显著降低;对照组和共培养组钙化程度则无明显差异。结论CD137-CD137L信号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MP-9表达影响VSMC钙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4.
高能损伤所致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及塌方挤压等事故中。伤情严重、复杂,死亡率及病残率均较高,是创伤急诊的难点。我们自1998年2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严重移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27例。本文就抢救治疗情况及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四肢血供危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高能量损伤、锐器伤增多。四肢血管损伤,出现血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常常关系到伤员的安危,受伤肢体的存活和功能。我院自1992~1999年间收治出现血供危象的病人39例,处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组织瓣在四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回顾总结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在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1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 ,采用 14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对 6 7例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分别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及局部带蒂移位或交叉转移进行修复。结果 游离移植成活 4 0例 ,带蒂移位成活 2 6例 ;伤肢功能及外形满意 5 3例 ;骨瓣及骨皮瓣全部愈合 ;吻合神经的肌皮瓣均恢复 2~ 3级肌力。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时 ,应注意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层次或深浅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瓣及移植方法进行修复 ,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TE)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则好发于骨科大手术后.……  相似文献   
8.
医院应走什么道路,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往,我们把医院作为福利事业来办,采取低成本、低收费、国家补贴的方式让患者得到优惠的医疗待遇。这种办医方针,在解放初期无疑是正确的。当时,广大劳动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好发于骨科大手术后。然而,在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曾发生非手术治疗的骨盆或下肢骨折患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3例,同期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却无一例因PTE死亡。如此大的反差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现分析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近期来我科住院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置入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共72枚,观察术后3月及术后1年的修复效果,并对其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下肢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通过影像学观察椎体高度和椎间隙高度变化、骨水泥灌注螺钉有无松动等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3月后患者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均得到显著提高,滑脱距离、滑脱率、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ODI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有2例患者出现1枚椎弓根螺钉的松动现象,术后1年随访观察中发现所有的结果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持。结论 对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固定强度高、稳定性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