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糖尿病耳聋的方式、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耳聋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及FBG、P2BG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TG、HDL-C水平FBG、P2BG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耳聋可有效控制各项指标,综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出现黄斑水肿、视力的情况。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的62例(64只患眼)作为研究组,并抽取同期非糖尿病眼底病变的62例患者(65只患眼)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6周、6个月时的视力水平显著优于研究组;而且术后渗漏情况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通过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很容易并发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的恢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非扩张算子的不动点理论,证明了最佳逼近和不变逼近的存在性。所获结果推广改进了某些已知结果,并给出了A. Smolus问题的一个扩充性回答。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类Lipschitz半群的弱收敛性问题。在Hilbert空间中证明了弱渐近正则性隐含半群轨道的弱收敛性;而在具有Frechet可微范数的一致凸Banach空间中证明了渐近正则性隐含半群轨道的弱收敛性。本文还讨论了收缩核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对近视眼圆锥角膜的筛查。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眼科接受角膜塑型术矫正近视的125例患者(共218眼)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系统进行角膜曲率、屈光度、角膜散光度、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及进行角膜形态学描述。结果通过对125例近视眼患者进行疾病筛查显示,有1例患者表现为亚临床圆锥角膜,右眼-9.5DS∝-2.0DC85°角膜屈光力为48D,最佳矫正视力为0.8,中央角膜厚度为460μm;左眼-6.0DS∝-1.5DC175°,角膜屈光力为46.5D,最佳矫正视力为1.0,中央角膜厚度为410μm;角膜地形图显示于左眼下方出现扇形红色岛状隆,右眼角膜地形图正常;通过对125例近视眼患者进行疾病筛查显示有7例患者表现为可疑。结论角膜地形图在近视眼圆锥角膜的筛查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用于早期诊断圆锥角膜病变,为临床近视眼的诊治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弱视患者在医院集中治疗与家庭分散治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弱视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眼病,严重危害儿童视觉功能的发育,传统的家庭分散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讨一种高效的治疗弱视的方法十分重要[1,2]。我们对2000-01/2005-12在本院眼科门诊诊治的弱视病例随机分为医院集中治疗组141例211眼和家庭分散治疗组86例157眼,结果医院集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家庭分散治疗组。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医院集中治疗组141例211眼,男81例,女60例,家庭分散治疗组86例157眼,男41例,女45例,两组年龄均在4~10岁。以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诊断治疗标准为准[3]。所有病例均用10g/L的阿托…  相似文献   
7.
<正>先天性白内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近年来报道较少,现将本院眼科门诊调查的一家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运用列导数研究了较一般的n维哈尔子空间的Chebyshev共正逼近的特征定理,其中包括了共正逼近的交错定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弱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患儿给予综合法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2年,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儿童,共有弱视眼数为80,痊愈眼数为38个,无效眼数为3个,总有效率为96.25%,本组儿童中,轻度弱视儿童总有效率为100%;中度弱视总有效率为97.1%;重度弱视儿童总有效率为90.5%。3~5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100%;6~8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9%;9~11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8.9%。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较好,其疗效受患儿弱视程度、年龄等因素影响,应在临床治疗中注意。  相似文献   
10.
眼球震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球震颤(autosomal dominant nystagmus,ADN)近年来少有报道,现将本院门诊调查的一家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