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仅尿中发现骨髓瘤细胞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极易累及肾脏 ,很多患者长时间被误诊为肾脏疾病而未得到早期诊治。我们发现了 2例被诊为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患者仅尿中检出散在或成团存在的骨髓瘤细胞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2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2岁和 33岁。于 1995 - 0 2、19  相似文献   
2.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已被证实,但有关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关系还不很清楚。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中的水平。 设计:病例-对照分析。 对象:选择2006-02/2007-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5例,其中5例同意行骨髓像检查的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中度贫血,经实验室检查符合慢性病贫血;应用SLEDAI评分标准对患者活动度进行评估,轻度13例、中度22例、重度20例。以同期自愿献血的健康者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4例经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方法: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离心后取上清液,-20℃保存待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5例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制备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待测。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标本、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本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及其与SLEDAI积分、血沉、补体C3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降低(P < 0.01);且轻、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逐渐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降低(P < 0.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0.862,P < 0.01),与疾病同期活动指标血沉呈负相关(r = -0.56,P < 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78,P < 0.05)。 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存在异常,并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转归,对判断其病情活动度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组造血多能干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当血细胞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病理性增高过多时,会出现栓塞、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清除过多的血细胞,以避免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进行血细胞清除术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远期疗效。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02年11月至2005年10月4例成功接受NAST的SLE患者移植后的随访情况。非清髓性预处理移植前1~2 d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00 mg/(kg.d)及环磷酰胺40 mg/(kg.d)。评价患者移植前后的相关症状体征、远期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12 d,血小板>100×109/L的中位时间为10 d,血红蛋白>120 g/L的中位时间为22 d。随访中,NAST后4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症均消失,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及CD4+/CD8+均恢复正常。1例男性患者移植4年后妻子正常受孕并产下一健康女婴。3例女性均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结论 NAST造血重建快,远期疗效确切。SLE患者NAST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背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的高增殖低凋亡特性使其造血干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后成功分化出粒红系细胞,但其能否植入并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报道。 目的:探讨JAK2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植入后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方法:应用注射用重组人γ-干扰素联合白消安的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给药结束后第5天实验组经尾静脉输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对照组同法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输注后第14天检测小鼠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骨髓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小鼠外周血和骨髓内CD45+细胞的百分含量。 结果与结论:输注后第14天,实验组小鼠血细胞计数三系减少,骨髓涂片可见散在淋巴细胞和早期造血细胞,骨髓组织活检可见骨髓增生减低,少量粒系细胞及幼红细胞,未见巨核细胞,与对照组比较,造血功能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及骨髓均未检测到CD45+细胞,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及骨髓均可检测到人源化的CD45+细胞,且骨髓中CD45+细胞比外周血高,提示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能成功植入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体内,但血常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显示未能明显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探讨白芍总苷(TGP)、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对2002年5月至12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28例RRA患者,同时应用TGP、MTX及SASP,疗程至少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包括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及双手X线检查,并询问不良反应,记录病人自我评价,判定疗效。结果:28例中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双手握力、晨僵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以严重弥漫性肺泡出血(DAH)为突出表现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危重病例的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SLE以DAH为突出表现,并有多系统损害,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分析诊治经过。结果该患者DAH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咯血、贫血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积极防治并发症,成功救治。结论 DAH是SLE少见而致命的并发症,早期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和积极的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有望改善预后。重症狼疮可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素水平与狼疮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CHOP方案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angio$Cimmunoblas ticT$Ccelllymphoma)是近年来研究确定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 ,对其治疗及疗效研究甚少 ,现将我院血液科1994~ 2 0 0 1年间确诊的 9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患者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3例。发病时年龄 32~ 6 5岁 ,中位年龄 5 1岁。 9例首发表现均为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为主 ,直径 1 0~ 9 0cm ;8例伴有不规则高热 (38 5~ 4 1 0℃ ) ;6例不同程度脾肿大 ;2例出现胸腔积液 ;1例出现腰椎骨质损害。9例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 ,确诊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疾病状态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内leptin mRNA表达。[方法]用新的即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7 例正常人和65例血液疾病患者(包括恶性血液疾病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贫血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内leptin mR- NA的最初拷贝数量。[结果]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内。leptin mRNA最初拷贝数量为2.0±0.1,血液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 胞内leptin mRNA最初拷贝数量为19.0±4.1(t=2.7,P<0.05),其中恶性血液疾病组是7.0±1.2(t=2.4,P<0.05),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组16.3±6.6(t=2.6,P<0.05),贫血组35.6±10.7(t=3.4,P<0.01)。[结论]正常人及血液疾病患者 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内均可以表达leptin mRNA,但血液疾病状态下leptin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不同疾病间lep- tin mRNA表达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白血病中较特殊的一种亚型,早幼粒白血病细胞上存在PML/RARa基因,维甲酸及砷剂作用于PML/RARa基因诱导分化及凋亡,使APL在治疗上有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治愈。但在临床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APL的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复发以及死亡等方面作回顾性研究及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