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的立体视发育规律及儿童立体视成熟期。方法197人(3~38岁)分为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青少年组和成人组,用颜氏立体图对每组进行了远近立体视锐度、近的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阈值检测。结果(1)学龄前儿童组,近立体视锐度正常率高于远立体视锐度,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远立体视锐度,学龄前儿童组正常率低于其余各组(P<0.05);近立体视锐度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中,非交叉视差正常率高于交叉视差(P<0.05);青少年组和成人组,交叉与非交叉视差正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交叉视差,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正常率高于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P<0.05)。非交叉视差,四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与非交叉视差的发育是不同步的,立体视功能要到12岁后才发育成熟。同时提示:临床立体视功能检查应进行远近立体视测定;并应测定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的阈值。  相似文献   
2.
下斜肌后徙前移治疗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道用下斜肌后徙前移治疗分离性垂直偏斜10例(20只眼),介绍了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对手术原则、步骤以及术式的改进方法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 James 术式治疗后天性上睑下垂13例19只眼,效果满意。对手术方法、适应证等进行了讨论。认为是矫正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但术式稍嫌复杂。  相似文献   
4.
报道采用提上睑肌腱膜Muller's肌瓣与额肌连接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0例(25只眼),经6个月 ̄3年随访,满意率为60%,基本满意20%,有5只眼矫正不足,无过度矫正者。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原理、优缺点等。  相似文献   
5.
刘红  徐昭旭  林伟  张敬鸣  何蓉 《华西医学》2001,16(4):482-482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方法。术中是否过矫及手术量的估计,以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2人64只眼,远、近斜视角≥20^△为手术适应症,20^△者仅做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大于20^△才先做主导眼内直肌缩短术,再做非主导眼外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或双眼外直肌后徙缝线调整术。结果:术中正位者12人,6个月后随访眼位正者8人,外隐斜4人;术中过矫(≤^△)20人,6个月后随访眼位正者19人,内隐斜(≤10^△)1人,结论:该术式能达到较满意矫正效果。强调术中过矫,不能在术中临时改变术前计算的手术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 方法: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视神经炎30例.并与常量地塞米松疗法进行了病例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篷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见效快、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是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更为有效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186-187)  相似文献   
7.
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1 ] ,但均不甚满意。我们对 1 997年 3月~ 1 999年3月共收治的双眼固定性内斜视 5例 1 0只眼 ,采用一只眼作Jensen直肌联结术 ,另一只眼作同种异体硬脑膜牵引固定法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5例病人 1 0只眼 ,男性 2例 ,女性 3例。年龄 1 3岁~ 6 5岁。均为双眼发病。视力数指~ 0 2。内斜度为 45°~ 6 5° (斜度测量按光点在角膜巩膜缘为 45°,光点向外移 1mm =8°计算 )。 5例均合并有双眼高度近视 ,3例合并有双眼核性白内障。牵拉试验 ,眼球不能过中线 ,内眦部有…  相似文献   
8.
刘红  黎静  张敬鸣  徐昭旭 《眼视光学杂志》2005,7(4):223-223,227
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常采取代偿头位,使双眼震颤强度最轻或消失,从而可获得最佳视力,此位置称为中间带。国内外眼科医生采用中间带移位手术来改善或消除代偿头位,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合并两个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临床较少见,国内天津眼科医院率先提出了存在两个相反方向中间带的治疗方案。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间收治4例存在两个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患者,其中2例采用了天津眼科医院的治疗方案,另2例较特殊,未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5例(32只眼)提上睑肌肌力为0~3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提上睑肌超常量缩短联合上横韧带徙前术。结果 32只眼术后上睑缘高度及弧度、重睑形成均良好。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超常量缩短术对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良James术式治疗后天性上睑下垂13例19只眼,效果满意。对手术方法、适应证等进行了讨论。认为是矫正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但术式稍嫌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