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25岁。因“腹痛半月余,加重伴呕吐、高热4天”于2011年1月19日人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腹部隐痛,向左后背部放散,屈膝位可缓解,于当地卫生所给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好转,此后仍有上述症状,但较初次发作有所缓解,未予处置。  相似文献   
2.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消化道的出血,包括小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位,是消化道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多数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及时、准确明确病因对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21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3.
徐佰国  王凤梅△  韩涛  李隽 《天津医药》2020,48(11):1082-1086
目的 研究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胃静脉曲张硬化术(GV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门脉高压症(PH)合并中重度食管胃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纳入92例有明确EGV出血的肝硬化PH的住院患者。43例接受EVL/GVS联合PSE治疗为观察组,49例患者接受EVL/GVS治疗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中重度EGV的根治率、复发率、再出血率、住院天数、安全性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第1、3个月在EGV根治率、复发率、再出血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6、12个月观察组EGV根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发率和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万元:8.97 vs. 13.77)、住院总天数(d:27.0 vs. 43.0)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PSE常见并发症为发热、腹痛、腹腔积液、腹腔感染,严重并发症为脾脓肿。结论 内镜套扎、硬化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中重度EGV破裂出血中长期疗效与单纯内镜套扎、硬化术相比有较高的根治率,较低的复发率、再出血率、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总天数。PSE并发症可控。  相似文献   
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弥漫生长的B细胞淋巴瘤。该病以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结外发病,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被误诊。本文报告为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合并肝硬化,内镜表现为胃溃疡的胃DLBCL患者1例。期望通过对本病例分析以提高对DLBCL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老年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符合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APASL-ACLF)诊断标准的老年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168例,选取同期非老年HBV-ACLF患者17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基线及进展情况;同时将老年组根据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2岁,因便血,于2010年05月10日入我院胃结直肠外科.患者于8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为暗红色血液,含少量便质,共7次.总量约为800 g,伴乏力,无呕血,无腹痛,无头晕、大汗、心慌.无晕厥.于胃结肠外科住院期间给予止血等治疗,其间患者再排暗红色血便4次,总量约650 ml.DSA检查未见异常.肠镜检查提示存在“回肠末端溃疡”,转入胃肠内科保守治疗.体检:体温36 8℃,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部分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费用、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特点。方法92例脾功能亢进症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患者作为脾栓塞组,208例脾功能亢进症行脾切除治疗患者作为脾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前、术后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安全、顺利、成功。脾栓塞组住院天数(23.39±10.15)d短于脾切除组的(31.54±11.08)d,住院费用中位数2.77万元少于脾切除组的4.82万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WBC、RBC、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栓塞组术后3、7、14、21 d的WBC、PLT水平均低于脾切除组,术后3 d的RBC水平高于脾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14、21 d的R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栓塞组患者的腹水感染、脾周脓肿、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热、肝性脑病、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5.00%、2.17%、0、88.04%、1.09%、2.17%,与脾切除组的42.79%、0、25.00%、98.08%、19.71%、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水、腹痛、左下肺不张、肺炎、腹腔血肿、其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和脾切除均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近期治疗效果明确。部分脾动脉栓塞更适合肝功能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胃肠道息肉切除伴出血的发生率, 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镜中心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肝硬化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者共127例。收集同一时间段内非肝硬化人群胃肠道息肉内镜下治疗共127例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无差异, 并分析肝硬化组年龄、性别、肝功能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息肉切除方式、息肉部位及其大小、个数、内镜下形态、病理, 及有无合并糖尿病、门静脉血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对息肉切除出血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息肉切除出血例数为21例, 出血率为16.5%;非肝硬化组出血例数为3例, 出血率为2.4%, 肝硬化组切除息肉时出血率更高(χ2 = 14.909, P < 0.001)。对肝硬化患者胃肠息肉切除伴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显示肝功能分级、血小板、INR、血红蛋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息肉的部位、形态...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认为UC可能主要由遗传基因易感个体决定,免疫反应增强是关键的直接发病机制;并且许多研究都表明肠道菌群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启动作用,环境、饮食、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基于此理论,微生态制剂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得到广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