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unit,E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我院EICU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机械通气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和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007-2009年EICU共收治机械通气患者102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70例,发病率68.6%。检出致病菌157株,其中G-菌92株(58.6%),G+菌35株(22.3%),真菌30株(19.1%):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各22株(14%),嗜麦芽窄食假单孢菌21株(13.4%),鲍曼不动杆菌17株(11%)。在7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单一致病菌感染11例,混合感染59例((84.3%),其中31例为2种致病菌感染,28例为3种致病菌感染。结论:EICU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孢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但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致病菌多存在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26例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及正性肌力药物、利尿荆、扩血管药物、镇静药物等常规治疗,48例根据临床情况辅以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常规治疗组26例患者中死亡18例(70.9%),机械通气组48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5例(10.4%),纽问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P<0.05).26例患者常规治疗2 h与治疗前比较,HR、MAP、CVP、pH、PCO2、PO2、HCO3-和SO2均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3.71,2.34,2.74,6.02,3.08,5.11,9.81,12.13,P<0.05或<0.01),48例患者机械通气2 h后与治疗前比较,上述指标亦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11.76、0.48、1.12、6.99、9.41、20.79、10.01、12.38,P<0.05或0.01),机械通气2 h与常规治疗2 h比较,HR、CVP、pH、PCO2、PO2、HCO3-、SO2改善明显(P<0.05或0.01).结论 适时地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所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短时间内纠正严重低氧状态,是成功抢救重症急性左心力衰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国道路交通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伤的发生率较高。创伤能直接导致内脏破裂出血或者因创伤引起的过度应激导致应激性出血,这些隐匿或者后延的出血往往被临床医师忽视而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2009年于发病24h内入院的AIM193例患者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伴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IMI伴心力衰竭者24例(占25.8%),与无心力衰竭组相比年龄较大,肌酸激酶峰值、右心室梗死发生率、胸前导联V4-6ST段压低为主者比例较高,住院病死率高。结论:根据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心肌血清酶学的变化,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以对AIMI合并心力衰竭做出及早正确的诊断,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估测梗死范围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入我院ICU的39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失败组(17例)。结果在39例COPD患者中,29例出现了对呼吸机的依赖,发生率约74%,失败组中最后11例成功撤机,占64%,6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感染、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心理依赖及呼吸机应用不当是造成对呼吸机依赖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感染控制,合理的营养支持,减少呼吸肌做功,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12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RDS、28 d的存活情况,分为ARDS组(n=34)和非ARDS组(n=28)、死亡组(n=29)和存活组(n=33),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检测生理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ARDS组比较,ARDS组患者的脓毒症分级、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CLI、28 d病死率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增大,脓毒症分级、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CLI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脓毒症分级、CLI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CLI均是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LI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早期诊断,并能够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SVV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脓毒性休克的常规对症治疗,SVV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VV、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VP、MAP、CI、ELWI、PaO_2/FiO_2均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SVV组复苏后6h、24h后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VV组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24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输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SVV组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基于SVV的液体复苏策略较CVP更为安全有效,有助于优化液体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LCR)对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吸氧前采集动脉血1mL,用丹麦雷度生产的ABL-5型自动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压分压(PaO2)、动脉血乳酸值。患者均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在治疗6h再次采集动脉血1mL检测并计算动脉血早期乳酸清除率。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治愈42例,病死10例,病死率19.2%。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h后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O2、PaCO2、血乳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缺氧状态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存活和病死患者的6h L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6h LCR值显著较高。结论 早期LCR与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预后评估价值,密切监测LCR有助于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为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