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0只健康的长爪沙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沙鼠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每只鼠接种原头节悬混液0.1 m L,对照组以相同的方法接种等量的PBS。分别于接种后第20、40、60、80、100 d时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实验组分别取泡球蚴组织和泡球蚴周围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时间点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MVD-CD34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在感染的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均可见到MVD-CD34和VEGF的表达,定位于肝泡球蚴组织"外囊"囊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在感染后第20 d、40 d、60 d、80 d和100 d时,泡球蚴组织中MVD分别为(9.83±3.87)/HP、(25.33±6.71)/HP、(34.50±5.50)/HP、(37.67±5.71)/HP和(44.67±4.93)/HP,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0/HP、(1.17±0.98)/HP、(3.50±1.38)/HP、(5.83±2.71)/HP、(8.83±2.48)/HP〕和正常肝组织(均为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泡球蚴组织中VEGF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95±0.46)分、(3.90±0.68)分、(4.27±1.05)分、(5.33±0.95)分和(4.50±0.81)分,与泡球蚴周围肝组织〔(1.07±0.63)分、(1.38±0.75)分、(1.55±0.83)分、(1.67±0.47)分、(2.10±0.55)分〕和正常肝组织〔(1.02±0.83)分、(1.12±0.63)分、(1.26±0.26)分、(1.20±0.74)分、(1.21±0.28)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生成可能是泡球蚴浸润性生长的机制之一,VEGF可能促进沙鼠肝泡球蚴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80年代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90年代应用于泌尿外科,但发展缓慢。我院从2001年8月开始经后腹腔途径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共实施26例,效果非常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Fibrogenesis,即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Fibrolysis,即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反应。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基质之间相互作用,使肝脏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在窦周间隙过度沉积,继之肝窦毛细血管纤维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ΰ��没����������¹۵�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 ,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引起的疾病。该病在我国有两种 ,即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由多房棘球蚴引起的泡型包虫病。近年来随着频繁的人口流动及动物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包虫病的分布更加广泛 ,国内就有 2 2个省 (市 )有病例报告。由于此病在非牧区少见 ,医务人员对此病的了解和治疗经验有限 ,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 ,对包虫病的治疗应引起广泛的重视。1 肝包虫病外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自 19世纪中叶以来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一直被公认为是治疗肝包虫病最理想的方法 ,目前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总体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肝包虫囊肿压迫下腔静脉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46±5)岁,年龄范围为38~51岁。根据术中肝包虫囊肿与下腔静脉的贴合程度以及囊肿完整切除的难易程度,分别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于术后3、6、12、24个月门诊随访1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病人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情况。随访终点为术后2年,随访次要终点为肝包虫囊肿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2例行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1例行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10例病人术中无大出血及感染性休克发生。1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99±27)min;术中出血量为(99±48)mL。(2)术后情况:10例病人术后2~5 d拔除引流管,无术后出血、术后残腔感染、术后胆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1±1.8)d。(3)随访情况:10例病人中,9例完成终点随访,随访时间内均无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形成;1例病人于术后12个月,第3次随访失访,此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现肝包虫囊肿复发及下腔静脉栓塞。结论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外膜内外囊次全切除术、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术均能完整切除肝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8年8月~1999年2月对5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行经皮肝动脉栓塞(TAE)止血治疗.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2~75岁,平均55岁。全部病例均行急诊B超检查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腹腔穿刺均抽出不凝固血液.AFP阳性4例.AFP阴性1例。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途径插管,会明部常规消毒销无菌巾,l%普鲁卡因局麻,有腹股沟韧带下Icm~Zcm股动脉搏动点最强处进行穿刺.然后按照Selainger法经穿刺插管,在X线电视监护下,将导管送进腹腔动脉内造影,确定出血都位和范围,选择栓塞部位,再将导管超选…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是指排泄胆汁的胆道系统因机械性阻塞致使胆汁无法顺利排泄到肠道所引起的黄疸,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病理状态。梗阻性黄疸可以导致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损害以及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是肝脏损伤,同时其也是导致肝硬化、感染及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改良Sugiura手术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后肝血流动力学、肝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ICG-R15检测肝储备功能及肝脏有效血流(EHBF),B超测定断流术前后的肝脏血流动力学,评价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作用.结果 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3个月ICG-R15无显著改变(P>0.05),EHBF及PVF在术后1个月、3个月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ICG测定肝储备、肝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简易且敏感的方法,术后肝储备功能无明显变化;断流术可以维持肝脏血供及肝脏功能,是简单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从感染多房棘球蚴的长爪沙鼠体内分离原头节,体外培养3 d后,分为沉默EmOPN (LV-EmOPN-734)组、沉默对照(LV3-NC)组、过表达EmOPN (LV-EmOPN-0423)组、过表达对照(LV5-NC)组等4组,每组设置3个平行孔,每孔含原头节约5 000个。LV-EmOPN-734组中加入LV-EmOPN-734慢病毒稀释液(终浓度为1.4×107 TU/ml)、LV-EmOPN-0423组中加入LV-EmOPN-0423慢病毒稀释液(终浓度为4.83×10~8拷贝/ml),相应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慢病毒稀释液(空质粒)。感染后72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原头节的荧光强度,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原头节中OPN的相对表达量,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头节Caspase-3活性,EdU细胞成像试剂盒检测原头节增殖能力。感染后72 h,将原头节与大鼠肝癌细胞共培养8~12周,扫描电镜下观察多房棘球蚴囊泡生发层的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