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皮的粘连     
表皮细胞膜上的粘附分子不仅把细胞连接在一起,而且改变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把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钙粘素家族介导带状连接和桥粒的粘附调节角朊细胞间的粘连。细胞外钙在调节体外角朊细胞间粘连,生长和分化方面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硬皮病(S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主要累及女性。不同的临床亚型存在不同的疾病高度特异的自身抗体。外界毒物如氯乙烯,污染的菜子油和硅都可引起SSc样病变,其中硅相关者与特发性SSc最相似。作者检测了硅相关的SSc中自身抗体的特异性,并与特发性SSc相比较,以期发现一有用的自身免疫模型。  相似文献   
3.
斑秃(A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或免疫介导性疾病,与特定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等位基因明显相关。作者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SSO)探针杂交对一组美国白人AA患者作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QB1,-DPB1等位基因分型,同时对38例DR4和23例DR5(DRB1~*11)阳性的AA患者分亚型,以了解HLA基因在AA及全秃/普秃(AT/AU)易感性或抗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与HLA—DR,DQ基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顺序特异物寡核苷酸(PCR/SSO)探针杂交方法对HLA-DR,DQ亚区作DNA分型,分析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各种临床特征与HLA-DR、DQ基因的关联,结果发现汉族SLE中肾脏损害与DR2相关,而与DR4呈负相关,口、鼻腔粘膜溃疡与DR12相关,未发现SLE的其他临床特征与DR、DQ基因有关,发病年龄小于35a者,DR2,DQ6阳性率高,而DR3则多见于发病年龄大于3  相似文献   
5.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顺序特异的苷核苷酸(SSD)探针杂交方法分析HLA-DQB1等位基因与SLE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患组中DQB*0601,DQB1*0602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校正P值后差异不显,表明HLA-DQB1等位基因与汉族人SLE的关联不明显,而与DQ位点呈强连锁不平衡的DR位点或DR、DQ单倍型则可能与SLE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Blimp1在MRL/lpr狼疮鼠中的表达水平,为靶向浆细胞治疗SLE提供思路。方法用EMSA和CHIP证实Blimp1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调控作用,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RL/lpr狼疮鼠与正常鼠脾脏和淋巴结中Blimp1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Blimp1能与BCMA基因启动子相结合。狼疮鼠组脾脏Blimp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Blimp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Z = 2.609,P < 0.01),狼疮鼠组淋巴结中Blimp1的相对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Blimp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 Z = 3.402,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CMA可能是Blimp1的靶基因,Blimp1可直接调控BCMA表达,在维持浆细胞存活及抗体分泌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 Blimp1; B细胞成熟抗原; 浆细胞; 小鼠,近交MRL lp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V复合物及其组分GP Ibα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5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GPIb/IX/V复合物及其组分GPIbα的表达,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紫癜患者GPIb/IX/V复合物和GPIbαMFI均显著降低(P〈0.001),血小板聚集率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存在异常活化,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从而导致或加重了血管病变。血小板GPIb/IX/V复合物作为凝血酶受体,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生物学行为,证实SLE患者BMSC是衰老的干细胞,并探讨其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分离法对6例SLE患者和8例健康人BMSC进行分离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BMSC形态学改变及生长状况并绘制生长曲线,诱导成骨、成脂分化检测BMSC分化能力,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表面标志物及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划痕试验检测BMSC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印迹法分析BMSC内p27kip1/PTEN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SLE患者组BMSC形态宽大、扁平、呈多角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其生长速率、迁移及成骨成脂分化能力均明显降低.SLE组处于早期(Q2)、中晚期(Q4)凋亡的BMSC细胞比例(17.98%±3.26%,16.80%±9.6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23%±3.25%,3.33%±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Q2=3.91,PQ2=0.011;tQ4=2.99,PQ4=0.048).SLE组BMSC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2.34%±5.80%比78.65%±3.22%,t=3.635,P=0.015),同时其S期所占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86%±1.72%比5.06%±1.874%;t=3.084,P=0.027).SLE患者BMSC经内参均一化后的p27、PTEN蛋白表达水平(即p27/β肌动蛋白,PTEN/β肌动蛋白)均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27=2.784,PP27=0.039;tPTEN=4.812,PPTEN=0.041).结论 SLE患者BMSCs表现出衰老特征,可能与细胞内p27kip1/PTEN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江苏汉族人HLA-DQ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顺序持异的寡核苷酸t(PCR/SSO)探针杂交方法分析了86例江苏籍汉族正常人HLA-DQ位点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发现大多数DQA1和DQB1等位基因阳性,并与白种人的不同。证实了HLA分布的种族差异,研究结果对于探索人类的起源和人数的迁移与进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