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31HG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增殖、迁 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4 月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48 例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男女各24 例。利用TCGA 数据库验证 lncRNA MIR31HG 在甲状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PTC,提取样本RNA 行 qRT-PCR 验证lncRNA MIR31HG 在PTC 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 用lncRNA MIR31HG 的小干扰RNA 转染PTC 细胞系TPC-1 并验证抑制率,保证抑制率>60%,MTT 检测 TPC-1 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 Akt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分子Akt、磷酸化Akt(p-Akt)、PTEN 的表达。结果 宫颈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肾细 胞癌、头颈部鳞癌、胰腺癌及甲状腺癌组织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膀胱癌、 前列腺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低(P <0.05)。PTC 组织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 TPC-1、K1 及BCPAP 的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Nthy-ori 3-1 高(P <0.05),且TPC-1 相对表 达量最高。实验组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均较siRNA-NC 组下降(P <0.05),其中siRNA-1 组与 siRNA-3 组沉默效率均>60%。各组OD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RNA-1 组与siRNA-3 组 划痕愈合率较siRNA-NC 组低(P <0.05)。siRNA-1 组、siRNA-3 组侵袭至Transwell 小室下室的细胞数较 siRNA-NC 组低(P <0.05)。siRNA-1 组、siRNA-3 组PTEN mRNA 和蛋白较siRNA-NC 组升高(P <0.05), 且siRNA-3 组最高;siRNA-1 组、siRNA-3 组p-Akt 蛋白较siRNA-NC 组低,且siRNA-3 组最低(P <0.05)。 结论 lncRNA MIR31HG 在PTC 组织中高表达并与PTC 患者肿瘤分期有关;下调lncRNA MIR31HG 的表 达可以抑制TPC-1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lncRNA MIR31HG 抑制PTEN 表达从而激 活Akt 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40-110 ml,平均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60 h,平均46 h.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无吻合口漏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3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9例,ⅡB期15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瘤19例,中分化腺瘤12例,低分化腺瘤4例.下切缘镜下均为阴性,肿瘤距下切缘距离2-4.5 cm,平均3.9 cm.术后随访3-30个月,中位时间20.3月,无吻合口及盆腔复发,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对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OSCC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处理)、低剂量组(10μmol/L TET)、中剂量组(20μmol/L TET)、高剂量组(30μmol/L TET)。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对OSCC细胞分别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均连续转染24 h。采用RT-qPCR检测正常口腔上皮细胞、OSCC细胞以及转染HIF-1α、PD-1、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OSCC细胞中HIF-1α、PD-1、PD-L1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3例PT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使用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收集20例PTC患者肿瘤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用于验证测序结果;另收集20例PT...  相似文献   
5.
结肠远端血供的解剖与直肠癌前切除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肠系膜下动脉及结肠边缘动脉对保证直肠癌前切除(LAR)结肠远端的血液供应的价值.方法:采用“望、触、量、切”的方法仔细观察肠系膜下动脉的解剖,能看到结肠远端动脉的分支及搏动情况,或/和能摸到边缘动脉的搏动76例,既看不到结肠远端结肠边缘动脉的搏动,也摸不到边缘动脉的搏动29例,仔细解剖近边缘动脉的结肠系膜,保留足够的系膜宽度,确保边缘动脉的完整.使用剪刀剪去结肠远端的系膜确保存在小的动脉性出血.结果:在105例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中,未发生与结肠远端血供相关的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95%(1/105);105例患者的结肠边缘动脉距结肠壁的距离为0.6~5.9 cm之间,中位数0.8 cm.其中距离0.6~1.0 cm 79例(占75.2%),距离1.1~3.0 cm 24例(占22.9%),距离3.1~5.9 cm 2例(占1.9%).结论:通过对结肠边缘动脉“望、触、量、切”的方法,保持结肠边缘动脉的完整,保证结肠远端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组。A组45例患者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B组43例患者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美观总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3 d、5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且术后5 d低于术后3 d(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效,但无充气经腋窝入路手术切口隐蔽,术后美观度更高,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甲状腺癌(TC)差异预后铁死亡基因(PFRGs),构建TC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预后风险模型,并阐述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从铁死亡疾病数据库(FerrDb)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获取FRGs,采用R软件筛选TCPFRGs;从TCGA和GTEx数据库获取TC组织和甲状腺组织中PFRGs mRNA表达数据,从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获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验证PFRG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time-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PFRGs与TC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计算PFRGs表达的风险评分,纳入TC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并构建Nomogram图;TCGA数据库中PFRGs与各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并筛选共表达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FRGs共表达基因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T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iR-101-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 采用q-PCR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01-3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用miR-101-3p mimic、miR NC、pcDNA3.1 HMGB1和pcDNA3.1 NC转染KAT-5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HMGB1途径蛋白的表达。使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的生长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01-3p和HMGB1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miR-101-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1.08±0.02、0.52±0.01,P<0.05);HMGB1在人PTC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0.88±0.03、1.29±0.02,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01-3p能够靶向抑制HMGB1表达(分别为0.98±0.02、0.03±0.0l,P<0.05)。mi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治疗方法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阵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其次为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部包块、便血/果酱样便等。辅助检查腹部CT确诊39例,成人肠套叠2例保守治疗成功复位,1例放弃治疗出院,40例行手术治疗。小肠套叠28例,其中良性病变18例,依次为小肠腺瘤、脂肪瘤、粘连、异物等;恶性病变10例,分别为间质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腺癌和肉瘤。回盲部及结肠套叠83%为恶性肿瘤,均为腺癌。4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518a-5p调控甲状腺鳞癌细胞SW579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33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18a-5p的表达水平.使用miR-518a-5p mimics和miR-518a-5p inhibitor甲状腺鳞癌细胞SW579中过表达或敲低miR-518a-5p,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