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变化.方法:临床纳入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1例,根据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不同分为4组:非肺动脉高压(PH)组16例,轻度PH组21例,中度PH组21例,重度PH组23例.患儿中,接受前列腺素E1(PGE1)治疗19例,接受手术治疗24例.同时纳入21例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以及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MMP-9、TIMP-1以及VEGF水平,同时计算MMP-9/TIMP-1比值.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PH后,患儿MMP-9、TIMP-1均出现显著的升高(P<0.05);中度PH组MMP-9/TIMP-1明显上升(P<0.05);经过治疗,患儿MMP-9、TIMP-1以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患儿血清VEGF以及MMP-9可能协同参与了肺血管的重构;PGE1能够降低患儿VEGF、MMP-9以及TIMP-1的水平,这可能属于PGE1逆转肺血管重构的又一新发现;术后1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轻度PH、中度PH患儿VEGF、MMP 9以及TIMP 1水平出现显著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38岁.主因"突然声音嘶哑50d,开胸探查术后20 d"入院.患者因"突然声音嘶哑30 d"于外院行胸部CT提示"纵隔占位,肿瘤?",行"上纵隔占位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UCTA)三维重建应用于小儿法乐四联症(TOF)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38例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EE)诊断TOF患儿,为进一步明确肺动脉发育状况行MUCTA检查,均经外科手术证实.MUCTA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处理,测算全肺动脉指数(Nakata),确定肺动脉发育状况,冠状动脉走向,主、肺动脉侧枝循环位置,设计手术方案.结果 38例患儿检查过程顺利均为TOF,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SD)3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室间隔缺损(VSD)嵴下型38例,单纯右室流出道狭窄7例、合并肺动脉狭窄31例,冠状动脉走向异常2例、主、肺动脉侧枝循环19例、其中粗大侧枝循环3例.35例康复出院,3例术后死亡.结论 MUCTA对于诊断TOF心外畸形的显示清晰度超过其它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对观察肺动脉发育形态、肺动脉狭窄的部位、冠状动脉起源与走向异常、PDA、主肺动脉侧枝循环,精确测算Nakata指数、McGoon指数均有明显帮助.与TEE相结合能达到优势互补、能够更加完整、准确的诊断TOF,为手术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对提高TOF患儿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导管介入封堵术与外科微创封堵术三种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分析研究.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65例VSD患者分别接受了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A组)33例、导管介入封堵术(B组)21例与外科微创封堵术(C组)11例的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A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大于B组和C组,后2组间则无明显差异.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 A组明显大于C组.由于国产封堵器的应用,住院费用方面,三组间则无明显差异.B组和C组术后常规抗凝4-6个月,A组术后无需抗凝.结论外科微创封堵术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和导管介入封堵术.  相似文献   
5.
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使用微创封堵术治疗42例房间隔缺损(ASD)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第一前言依据某些文献的考証,內經的著作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战國,那時,正是所謂“百家爭鳴”的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產生了各种各样的学說,充分表現了当時的学朮思想非常的發達。但是,那時虽然是众說紛紜,  相似文献   
7.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心脏外科2001年1月-2009年6月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1743例成年患者进行分析,根据SSI发生与否将其分为SSI组及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SSI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心脏直视术后SSI总发病率2.87%,SSI组平均住院时间及30 d再入院率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心功能NYHA≥Ⅲ级、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冠脉手术、术前血浆白蛋白低、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血液制品的用量、切口缝合方法、二次开胸止血、术后12 h血糖平均值及ICU入住时间与SSI的发生有关(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手术(OR=4.724,P=0.014)、手术时间(OR=1.008,P=0.024)和术后12 h血糖平均值(OR=1.023,P=0.000)是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切口皮下间断缝合(OR=0.326,P=0.002)可减少SSI的发生;27例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2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占72.7%,革兰阴性菌6株,占27.3%。结论冠状动脉手术、心脏手术时间长及术后高血糖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改进缝合方法可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EVR)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5例DeBakeyⅢ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较少。术后1~22个月随访,术后30d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左下肢体运动障碍,余13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采用西地那非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将接受治疗的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P、Pa O2与氧合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是当前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使用微创封堵术对14例房间隔缺损(ASD)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