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和实验动物在感染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后所引起的肝、肠和心肺损害,虽然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亦因宿主及虫株不同而存在某些差别。作者根据本人及同行所发表的资料,对上述3种血吸虫在不同宿主体内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1981年,我们首先试用吡喹酮治疗一例肝、脾棘球蚴病患者,并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观察该药对人体棘球蚴的作用,故将两例经吡喹酮治疗后的肝棘球蚴病患者临床病理观察的结果报道于下,以供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了吡喹酮、甲苯达唑及阿苯达唑对NIH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组织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药物治疗3~14天,均能迅速引起生发层内糖原、AKP、ACP及ATP酶的减少、减弱或消失,以甲苯达唑组的为最明显,阿苯达唑及吡喹酮的较轻,但对生发层内DNA、RNA、蚤白质结合的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以及碱性蛋白质的影响仅见于7及14天。亦以甲苯达唑组的较为显著。停药后,上述变化的恢复时间,吡喹酮及阿苯达唑的分别为14~30及30天,而甲苯达唑组的则需90天。  相似文献   
4.
肝毛细线虫的组织学及其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鼠体肝内肝毛细线虫雌、雄成虫的组织结构,虫卵形态特征以及虫体和虫卵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对了解该虫的习性及生活期,致病力及进行病理诊断均有所帮助。虫卵周围嗜酸性辐射状物质的出现,是一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标志,提示有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肝毛细线虫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细粒棘球蚴和猪囊尾蚴的组织特征及其对化学疗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细粒棘球蚴及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宽厚的角质层,且含有少量血管的纤维外囊又远离囊腔,而后者则无角质层结构,且含有丰富血管的纤维外囊又紧密毗邻囊腔。上述区别为抗绦虫药对两种后绦期幼虫疗效差异的分析,提供了组织病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BALB/c小鼠在接种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后一年内发生的组织病理变化作了系统的观察。结果发现该虫能引起接种部位皮肤的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坏死、脓肿或溃疡形成,继而是纤维母细胞、胶原及网状纤维增生并包围虫群。该虫还能在小鼠的尾、左后肢及两前肢足垫、耳、鼻、肝、脾及淋巴结内的病灶中发现。作者认为该虫不但能引起局部皮肤的严重病变,而且还能不断发生远处转移而产生全身性损害,病灶中的宿主细胞反应,胶原及网状纤维含量等的变化,对促成原虫引起病变的局限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粒棘球蚴的生长发育缓慢,主要引起占位性损害,而泡球蚴则生长迅速,并出现向邻近和远处转移。迄目前为止,有关棘球蚴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摘除,但对不能手术的病人则采用药物治疗。鉴于氟苯达唑的结果尚有争议,甲苯达唑又因剂量大及疗程长易出现严重副反应。因此,作者对自1983年以来  相似文献   
8.
大鼠心脏内壁虫卵结节性质的分析杨元清,常正山,吴嘉彤,张超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蒋建强(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院)据作者查阅到的文献资料,尚未见动物心腔内有虫卵结节形成的报道。最近,作者在送检的大鼠心脏病理切片中发现了一例...  相似文献   
9.
组织化学的比较观察结果证明:小鼠体内三个发育期童虫以d_o的对吡喹酮作用最为敏感,药物引起的虫体糖原含量减少及AKP活力减弱均出现迅速,且具有进行性加重和不可逆转的特点;而对d_3及d_7童虫的影响则均极轻微,且在给药后48~72小时多能逐渐恢复正常。该药对小鼠体内三个发育期童虫体内的核酸、ATP酶及ACP活力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对血吸虫成虫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对虫卵的作用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脑型血吸虫病,主要与虫卵毒素的分泌及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有关。为此,作者研究了吡喹酮不同疗程对曼氏血吸虫虫卵的影响,并探讨了吡喹酮用于脑型血吸虫病的可行性。实验用小鼠,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尾蚴200条,7周后,选择每克粪便虫卵在100个以上的阳性鼠作为观察对象。将感染度相似的动物分配在同一实验组内。实验一:共4组,每组10个鼠。1.吡喹酮6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