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锥形滤器是近些年较为常用的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但其容易发生倾斜及回收钩嵌入或穿透下腔静脉壁,导致常规腔内介入方法无法取出,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本研究探讨全腹腔镜辅助下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的锥形滤器取出的安全性与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处理策略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15例下腔静脉锥形滤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7.7±13.3)岁。置入Celect滤器12例,Denali滤器2例,Option滤器1例。所有滤器经颈静脉介入无法取出,术前CT提示滤器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所有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全腹腔镜辅助下滤器取出术。结果:手术方式为经腹腔途径9例(60.0%),经腹膜外途径6例(40.0%)。全腹腔镜辅助下滤器成功取出14例(93.3%),其中1例为Option滤器,2例为Denali滤器,11例为Celect滤器。1例(6.7%)Celect滤器腹腔镜手术未能分离回收钩,中转开腹手术成功取出。腹腔镜取出率为93.3%。患者滤器置入时间为(103.9±70.3)d,围手术期1例(6.7%)术中失血给予输血治疗,1例(6.7%)切口皮肤感染,术后平均住院(7.4±2.8)d。结论:全腹腔镜辅助下取出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的锥形滤器是安全有效的,能避免滤器长期植入导致的并发症,术前CT评估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各种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并阻塞管腔,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病[1]。DVT是仅次于脑血管和冠状动脉疾病的第三大血管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DVT包括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最终导致残疾或死亡;尤其是院内发作的DVT患者常合并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骨科关节置换、多发创伤,以及脊柱或神经外科、妇产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狭窄而致的管腔阻塞、斑块拥堵等情况是引发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严重临床症状及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运用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管壁损伤进行探查,直观简洁,方便操作.对于疾病进行早期评估与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髂动脉病变的腹主动脉瘤(AAA)的腔内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AAA行腔内治疗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按照是否存在严重髂动脉病变将患者分为髂动脉通畅组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分别进行腔内治疗,并于术后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防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52例患者被分为髂动脉通畅组41例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11例,其中通畅组髂动脉严重扭曲2例(3.8%,2/52),狭窄或闭塞组髂动脉狭窄9例(17.3%,9/52)及闭塞2例(3.8%,2/52),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AAA腔内修复(EVAR)术,其中通常组扭曲者通过特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后支架顺利通过,狭窄或闭塞组给予患侧或对侧球囊扩张或逆行开通股动脉进行扩张,支架最终顺利通过。随访了12~24个月,狭窄或闭塞组出现一侧髂动脉腿支的闭塞2例(P0.05),1例行右髂序贯放置髂腿支架1枚+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双下肢动脉供血良好。结论合并髂动脉病变会导致AAA腔内治疗困难,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材的配合,AAA患者行EVAR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形成(IVCFT)的个体化治疗方式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拟行滤器取出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IVCFT。造影确定滤器下血栓最大横径与腔静脉横径比值,根据比值大小给予抗凝、导管取栓、导管溶栓(CDT)及机械性血栓清除(PMT)治疗。术后1个月造影评估滤器下血栓情况,直至血栓消失、滤器取出。记录治疗期间出血、血肿、滤器留置时间、凝血等指标。结果围术期有1例(1.3%)出现骨折伤口血肿,10例(12.5%)PMT术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口服利伐沙班平均53(26~238)d,2例(2.5%)出现牙龈出血,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滤器取出率为100.0%,平均置入时间为67(37~253)d。与治疗前比较,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下降,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IVCFT的个体化治疗,需要在持续抗凝的基础上,应用导管吸栓或联合CDT、PMT,且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肾下段下腔静脉CT静脉造影(CTV)血管壁形态的改变,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下腔静脉滤器回收后规范抗凝治疗70例患者的下腔静脉CTV图像为滤器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17~79(48.11±13.86)岁;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下腔静脉CTV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0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0(46.70±12.16)岁。在下腔静脉CTV图像上测量并比较两组下腔静脉最小直径和肾静脉开口下方1 cm平面参考直径的差异;观察滤器组肾下段下腔静脉壁有无增厚,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滤器组和对照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分别为(16.0±2.6)、(20.2±2.4) mm,最小直径分别为(13.0±3.6)、(19.3±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7、10.032,P值均<0.01)。滤器组35.7%(25/70)的患者血管壁局限性或环状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0.3±3.6)mm; 64.3%(45/70)患者没有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最小直径为(14.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0, P<0.01)。血管壁增厚患者与无增厚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参考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59, t=3.794, 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是下腔静脉壁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OR=5.410、1.500,P值均<0.01)。结论 滤器回收后下腔静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和血管壁增厚,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较小的下腔静脉参考直径明显增加下腔静脉壁增厚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82例急性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ngioJet血栓清除术后是否发生AKI情况进行分组为AKI组(n=13)和非AKI组(...  相似文献   
9.
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肺栓塞发病率,但是长期置入的并发症也是显而易见的。理想IVCF的基本特点应包括血栓捕获的有效性、腔静脉壁的安全固定、并发症少、成本低等因素,因此医生应对各种IVCF的特点均有所了解,建立IVCF应用新理念,加强管理,重视回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髂动脉通畅的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 D型动脉硬化下肢缺血的治疗方式,比较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与股深动脉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2例TASC D型下肢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股浅动脉治疗组(行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6例和股深动脉治疗组16例,并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手术后3年截肢率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ABI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股浅动脉治疗组术后ABI高于股深动脉治疗组(P<0.05)。两组3年后跛行距离<200米和行截肢手术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动脉通畅的TASC D型动脉硬化下肢缺血患者,无论腔内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还是股深动脉成形术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增加肢体血供;股浅动脉支架植入对患者近期远端肢体血供改善优于股深动脉成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