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改变,探讨传统培养法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纳入73名肝硬化患者及55名健康人,对其粪便细菌进行传统培养及定量PCR,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P分别为0.004、0.002、0.044、0.026),拟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数量显著降低(P分别为0.029、0.046、0.045、0.045)。定量PCR结果显示,肝硬化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高(P分别〈0.01、0.012),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及梭菌数量显著降低(P均为〈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影响病情发展。传统细菌培养与荧光定量PCR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定量PCR更精确、灵敏、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的小肠深段内镜检查(DSBE)在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价值。方
法归纳并分析2004年01月~2008年12月5年间南方医院确诊且接受CE、DBE 检查的54例CD患者的消化道内镜及相
关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DSBE的主要指征为疑似CD(42.6%)及不明原因性消化道出血(25.9%)。小肠深段病变的镜
下形态以非特异性为主,多呈节段性分布。小肠DSBE明显优于钡剂影像检查;DSBE病变检出率(92.6%)高于结肠镜检
查(75.9%, P=0.017),其所提供的CD特征性表现,如节段性肠段分布、肠腔变形,较结肠镜检查明显增加。DSBE能显著
改善患者的诊断情况,但倾向于提供疑似CD的指导性判断。结论DSBE有助于小肠段CD病变的检出及受累范围的评
估,为CD的诊断、鉴别和复查等提供依据和指向;适当选用DSBE并将其结果与常规影像、胃肠镜及临床等资料综合、分
析,将增强DSBE在CD诊治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67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
(UC)113例,克罗恩病(CD)54例]、54例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进行菌群分析,同时收集白细胞、血小板、
C反应蛋白、血沉四项炎性指标数据评价其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肠球菌(6.60±0.23,P<
0.01)、酵母菌(2.22±0.27,P<0.05)、拟杆菌(5.57±0.28,P<0.001)、双歧杆菌(5.08±0.30,P<0.01)、消化球菌(6.22±0.25,P<0.001)、
乳酸杆菌(6.00±0.26,P<0.001)、小梭菌(3.57±0.30,P<0.05)的数量显著增加,真杆菌(1.56±0.24,P<0.01)的数量显著下降。CD
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肠球菌(6.93±0.28,P<0.01)、酵母菌(2.73±0.37,P<0.01)、拟杆菌(4.32±0.52,P<0.05)、双歧杆菌(4.88±
0.42,P<0.05)、消化球菌(6.19±0.32,P<0.01)、乳酸杆菌(4.73±0.47,P<0.001)的数量显著增加,真杆菌(1.01±0.29,P<0.01)、小梭
菌(0.87±0.31,P<0.01)的数量显著下降。培养阳性率与其数量变化结果基本符合。炎性指标与菌群相关不大。结论与健康对
照组相比,IBD患者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真杆菌减少与炎症性肠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Syndecan-1是表达于肠上皮细胞的跨膜糖蛋白,与炎症密切相关,但其在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中的机制未明。脂多糖(LPS)在感染和炎症中均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两者在肠道炎症中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讨LPS对肠上皮细胞Syndecan-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LoVo和HT-29.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yndecan-1表达,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不同剂量LPS(0-10^4ng/ml)对SW480细胞Syndecan-1表达的影响。结果:SW480细胞中Syndecan—1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两种细胞株。随着LPS剂量增高,Syndecan-1表达降低,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LPS可能通过抑制Syndecan-1表达而参与肠道炎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V)的无创性指标。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274例,记录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外周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粪便潜血(OB)、脾脏长径(SD)和厚度以及门静脉宽度。首先对150例肝硬化患者各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分别用预测模型与单独PLT、PLT/SD值验证另外124例肝硬化患者有无EV发生,比较这些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SD、INR及OB结果共同构建的模型可作为肝硬化患者EV的预测指标(P<0.05);AUCROC的计算结果显示:预测模型AUCROC(95%CI)为0.925(0.881,0.969),模型与PLT/SD(χ2=7.212,P=0.007)和PLT(χ2=9.412,P=0.002)有关,PLT/SD与PLT有关(χ2=0.186,P=0.666),提示预测模型对有无EV发生的预测更具优势。结论 PLT、SD、INR、OB实验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肝硬化患者发生EV的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增进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归纳2004年0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南方医院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消化道内镜、腹部影像学及病理等相关资料。结果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共54例,青壮年好发[发病年龄(28.9±11.8)岁],病程较长[(35.6±46.6)月],临床表现以腹痛、营养不良、黑便等为主,并发症以肠梗阻、瘘管形成、消化道大出血等多见。小肠克罗恩病主要以黏膜破损、肠腔狭窄等为主要病变形态,节段、跳跃式分布于小肠各部位,空肠、回肠(回肠末端除外)、回肠末端(和/或回盲瓣)受累比例为48.6%、77.1%、62.9%。23例(42.6%)具有上皮样细胞、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等特征性病理发现。结论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小肠段内镜探查是小肠克罗恩病的首选手段;目前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仍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消化内镜证据以及病理、追踪资料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近年来多个小样本临床试验提示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一周内进行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和心功能的改善.本项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价急诊经冠状动脉内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可行.方法2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骨髓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急诊经皮介入治疗(PCI)成功后3h内经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安慰剂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随访患者PCI后1周及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经胸心脏超声提示移植组LVEF由术后1周(53.8±9.2)%升至6个月(58.6±9.9)%,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58.2±7.5)%比(56.3±3.5)%,P>0.05];6个月随访移植组LVDd维持不变[(52.5±2.8)mm比(52.1±3.2)mm,P>0.05],而对照组LVDd由术后1周(50.4±6.0)mm增加至(55.2±7.1)mm,P<0.05.另外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提示移植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由1周时的21±11降低至6个月时的13±10,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急诊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显著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且有效地防止远期左心室扩大.  相似文献   
8.
张绍衡  陈烨  张亚历 《胃肠病学》2009,14(6):371-374
肠黏膜屏障是肠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间以及病原体与细胞间的黏附、信号转导、免疫应答等一系列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已发现HSPG参与了肠黏膜屏障的构成,并与黏膜屏障功能和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相关。本文就HSPG与肠黏膜屏障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细胞体外模拟缺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结肠癌细胞SW480与CD133+SW480肿瘤干细胞亚群对CoCl2模拟缺氧的反应性,及缺氧后抗凋亡、血管生成等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 Western blotting比较SW480经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oCl2模拟缺氧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差异;免疫磁珠分选(MACS)CD133+SW480肿瘤干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133+细胞比例,选取稳定SW480细胞HIF-1α表达的最佳CoCl2浓度和时间作用后,Western blotting比较SW480细胞与CD133+SW480肿瘤干细胞亚群HIF-1α的表达差异;观察缺氧对肿瘤干细胞球形成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比较SW480经CoCl2模拟缺氧后结肠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PROM1)、抗凋亡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 SW480细胞经200μmol/L CoCl2模拟缺氧8 h,HIF-1α表达量最高;经MACS分选所得CD133+SW480细胞中,CD133+细胞比例为85.56±0.89%;CD133+SW480亚群200μmol/L CoCl2模拟缺氧8 h未见HIF-1α表达;CoCl2模拟缺氧培养后CD133+SW480肿瘤干细胞亚群无血清培养肿瘤干细胞球形成率较常规培养明显增强;SW480经CoCl2模拟缺氧其CD133、survivin、VEGF等mRNA表达分别升高1.607±0.103倍(P<0.05)、2.745±0.370倍(P<0.05)、3.798±0.091倍(P<0.05)。结论 (1)CoCl2能够在体外模拟结肠癌细胞缺氧,稳定HIF-1α的表达;(2)结肠癌细胞模拟缺氧后HIF-1α的表达与CoCl2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3)CD133抗体标记免疫磁珠分选SW480细胞后,CD133+SW480细胞有较高得率和细胞活性;(4)缺氧可使肿瘤干细胞球形成能力增强,CD133+SW480肿瘤干细胞亚群较普通SW480更能够耐受缺氧,肿瘤干细胞具有不同于普通肿瘤细胞的特殊生物学特性;(5)缺氧可改变肿瘤细胞表型,促进其向肿瘤干细胞转化,并能够增强肿瘤抗凋亡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逻辑下的护理行动策略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8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照来院就诊患者病历号末尾数奇偶数情况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循证逻辑下的护理行动策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知识储备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逻辑下的护理行动策略应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能完善患者的知识储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