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37基因的结构特征与基因多态性。【方法】从62份被证实为临床HCMV感染的新生儿尿液标本中分离获得3株低传代临床病毒株,经多重PCR鉴定后分别命名为HCMVD2、D3和D52。对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HCMVUL137基因全序列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克隆,构建HCMVUL137-pMD18-T重组质粒;基因测序;将HCMVUL137基因序列呈报GenBank,并进行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从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HCMV患儿体内分离3株HCMV临床病毒株。克隆测序后呈报GenBank并被收录,收录序列号分别为:DQ180388、DQ180376、DQ180360。通过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低传代分离株UL137基因DNA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6.91%~100%之间.其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均由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同源性在90.63%~100%之间,超半数的变异发生在第61~81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编码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包括PKS、MYS、cAMPs三类,其中4个PKS和44~49位的MYS高度保守,cAMPs位点仅在5株病毒出现;编码蛋白等电点在11.50~12.00之间,呈强碱性。【结论】广州地区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UL137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定多态性。提示HCMVUL137ORF可能是-个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城市青少年特应性的流行情况,探讨特应性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关系,明确主要的吸人性变应原。方法2002年4至5月在广州市参加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的国际性对比研究(简称ISAAC)第三阶段调查的10所学校学生中,每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采用5组9种吸人性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猫毛、美洲大镰、德国小镰、混合草花粉、混合树木花粉、链格孢属真菌、混合霉菌)对1187名学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哮喘定义为:既往或近12个月胸部有喘息声、胸闷或曾被医生诊断为哮喘,有哮喘、鼻炎、湿疹中的任1种疾病视为有变应性疾病史。变应原皮试反应的风团直径大于阴性对照3mm以上为阳性,有1个或以上变应原反应阳性视为特应性。特应性程度及变应原阳性反应强度分别以特应性指数(AI)及皮肤指数(SI)分级表示。结果随机抽取1543人参加调查,实际应答率为77.0%(1187/1543),其中男性为51.6%(613/1187),女性为48.4%(574/1187),年龄12~17岁(中位数14岁)。哮喘的患病率为9.4%(111/1187),其中合并鼻炎率为81.1%(90/111),合并湿疹率为24.3%(27/111)。686例有鼻炎史患者合并哮喘率为[13.1%(90/686)],高于无鼻炎史者[4.2%(21/501),OR值为3.444,95%可信区间(CI)为2.110~5.622,P〈0.01];200例有湿疹史患者合并哮喘率为[13.5%(27/200)],也高于无湿疹史者[8.5%(84/987),OR值为1.676,95%CI为1.055~2.663,P〈0.05]。特应性阳性率为46.3%(549/1187),其中尘螨(屋尘螨、粉尘螨)皮试反应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1.8%(496/1187)、42.7%(507/1187)]。哮喘患者特应性阳性率为[71.2%(79/111)],高于无变应性疾病者[26.4%(112/425),OR值为6.812,95%CI为4.276~10.853,P〈0.01],且随着合并其他疾病种类的增加而升高。与特应性阴性者比较,特应性阳性是哮喘的危险因素(OR值为3.183,95%CI为2.075~4.883,P〈0.01),且哮喘的患病风险随着特应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屋尘螨(SI≥2)、粉尘螨(SI=3~4)、美洲大蠊、德国小蠊、猫毛、链格孢属、混合草花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屋尘螨(SI=3~4)、链格孢属阳性仍是哮喘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城市青少年哮喘患者大多属尘螨变应性的,哮喘的患病风险随着特应性程度及屋尘螨皮试反应强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3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对3株经多重PCR鉴定的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143基因全序列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并将其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一起进行分析。结果D3株UL143基因因碱基缺失形成多处终止密码无法产生有功能的蛋白;Toledo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由27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蛋白由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均由252个核苷酸组成。DNA序列比较保守,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由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序列也很保守,不同临床分离株氨基酸变异率为1.2%-2.4%:HCMV UL143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除Toledo株之外的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没有缺失或新增;不同临床分离株UL143蛋白二级结构有所不同;除Toledo株外,其余分离株UL143蛋白的等电点均为8.75。结论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143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表面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我国哮喘儿童吸入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50例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哮喘儿童吸入不同剂量(200~1200μg/d)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松,BDP)的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变化。将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分别吸入安慰剂及BDP200,400,800,1200μg/d。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各治疗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及PD20-FEV1均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各组患儿的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基础值均无明显变化,血浆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值在对照组及BDP200μg组无明显变化,而在BDP≥400μg/d时则明显下降。结论200μg/d的BDP能有效地改善哮喘儿童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但当剂量≥400μg/d时,则可能引起血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性抑制。临床上使用BDP吸入疗法治疗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儿童哮喘时,尽可能将剂量控制在每日400μg以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螨和蟑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情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分析。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就诊于呼吸科和变态反应科门诊的199例患者,检测其血清中螨和蟑螂的SIgE。结果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中,对于螨类过敏的,包括屋尘螨(d1)、粉尘螨(d2)和热带无爪螨(d201)均为儿童组比成年组的阳性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强阳性率;对于热带无爪螨过敏的患者,一般都是在4级以下,极个别具有强阳性且均为儿童;对于蟑螂过敏的,所有患者均在4级以下;对于同时检测尘螨和蟑螂的患者,其血清中的SIgE值均为各螨类显著高于蟑螂的值(P<0.01)。结论尘螨和蟑螂均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过敏原,尤其是尘螨;对于尘螨和蟑螂同时过敏的患者,尘螨的过敏程度均比蟑螂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控制不理想的儿童联用多价细菌疫苗(兰菌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 0 0 1年6月至2 0 0 2年6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呼吸病研究所收治的4 8例哮喘合并RRI经系统ICS治疗控制不佳的患儿分为2组,分别给予舌下滴入兰菌净或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RRI及哮喘临床症状、血清IgA及唾液分泌型IgA(sIgA)水平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血清IgA及唾液sIgA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兰菌净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咳嗽及气喘发作天数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均<0 0 5 )。兰菌净组治疗后血清IgA及治疗后第1、2、3个月唾液sIgA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 <0 . 0 5 ) ,而治疗后第6个月唾液sIg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安慰剂组治疗后血清IgA及唾液sIg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 0 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脱落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结论 哮喘合并RRI经ICS控制不理想儿童联用多价细菌疫苗(兰菌净)能有效预防RRI ,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减轻哮喘严重程度。多价细菌疫苗(兰菌净)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对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疫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将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苏州儿童医院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者13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缓释型屋尘螨疫苗,对照组皮下注射二盐酸组胺,治疗时间为1年。从各组药物的起始浓度开始,按4个以10倍递增的浓度每周注射1次(治疗组:100、1 000、10 000、100 000 SQ-U/ml,对照组:0.01、0.1、1.0、10μg/ml。100 000 SQ-U/ml的屋尘螨疫苗含9.8μg/ml 主要致敏蛋白 Der P1)。前3个浓度的每种浓度每周依次注射剂量为0.2、0.4、0.8 ml,共9周,第10~14周每周依次注射最高浓度的0.1、0.2、0.4、0.6、0.8 ml,第15周达1 ml,并以此剂量渐延长注射间隔,按每2、4、6周各注射1次,1至26周末为剂量递增阶段(第1阶段,简称 H_1),之后保持每6周注射1次至治疗结束,进入剂量维持阶段(第2阶段,简称 H_2)。患者在每次注射后,必须在诊室留观30 min。结果 132例患者入选,129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65例)完成1年的治疗,其中3例中途退出。两组基线期的所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可比性。对每4周计算的日均哮喘症状计分观察,从第29~32周开始两组患者症状计分开始出现差异,治疗组日均哮喘症状计分为(0.17±0.33)分,对照组为(0.39±0.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1,P<0.05),至治疗结束。治疗组 H_2的症状计分为(0.19±0.27)分,与 H_1[(0.29±0.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3,P<0.01),而对照组 H_2的症状计分为(0.40±0.68)分,与 H_1[(0.45±0.6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5,P>0.05)。哮喘总体病情、发作严重程度、发作频率的自我评估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96.9%、95.3%、95.4%,对照组分别为80.0%、75.4%、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3.246、11.576、16.204,P 均<0.01)。治疗组 H_2每周日均用药计分为(0.20±0.36)分,与 H_1[(0.33±0.6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4,P<0.01);而对照组 H_2计分为(0.35±0.96)分,与 H_1[(0.32±0.9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4,P>0.05)。治疗1年后的晨间和夜间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 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占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 FEV_1下降20%时吸入组胺的累积剂量(PD_(20)-FEV_1),治疗组分别为(97±17)%、(98±18)%、(91±11)%、(98±9)%、(82±10)%、2.35(7.9)μmol,对照组分别为(99±19)%、(100±19)%、(90±14)%、(99±13)%、(82±9)%、1.80(7.8)μmo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值为0.170~0.630,Z=0.264,P 均>0.05)。经治疗后,屋尘螨皮肤指数(SI)在治疗组为1.2±0.5,对照组为1.5±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P<0.05);血清屋尘螨 sIgE 在治疗组为76.80(97.0)kU/L,对照组为66.50(99.3)k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2,P>0.05)。按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标准分级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5,P<0.05),但大部分反应发生于注射后30 min 内,且症状轻微,并对治疗反应良好,未出现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进行1年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轻至中度变应性哮喘患者的症状,减少合并用药量,降低屋尘螨皮肤敏感性。遵守 EAACI 免疫治疗指南要求,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3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对3株经多重PCR鉴定的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143基因全序列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并将其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一起进行分析.结果 D3株UL143基因因碱基缺失形成多处终止密码无法产生有功能的蛋白:Toledo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由27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蛋白由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均由252个核苷酸组成,DNA序列比较保守,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由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序列也很保守,不同临床分离株氨基酸变异率为1.2%~2.4%;HCMV UL143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除Toledo株之外的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没有缺失或新增;不同临床分离株UL143蛋白二级结构有所不同;除Toledo株外,其余分离株UL143蛋白的等电点均为8.75.结论 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143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 临床低传代分离株 UL137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基因多态性? 【方法】 从62份被证实为临床HCMV感染的新生儿尿液标本中分离获得3株低传代临床病毒株,经多重PCR鉴定后分别命名为HCMV D2?D3和D52?对3株临床分离株进行HCMV UL137基因全序列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克隆,构建HCMV UL137-pMD18-T重组质粒;基因测序;将HCMV UL137基因序列呈报GenBank,并进行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从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HCMV患儿体内分离3株HCMV临床病毒株?克隆测序后呈报GenBank并被收录,收录序列号分别为:DQ180388?DQ180376?DQ180360?通过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低传代分离株UL137基因DNA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在96.91%~100%之间,其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均由9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同源性在90.63%~100%之间,超半数的变异发生在第61~81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编码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包括PKS?MYS?cAMPs三类,其中4个PKS和44~49位的MYS高度保守,cAMPs位点仅在5株病毒出现;编码蛋白等电点在11.50~12.00之间,呈强碱性?【结论】 广州地区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137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提示HCMV UL137 ORF可能是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血清IgE和ECP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清IgE和ECP的水平,并分析IgE和ECP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IgE和ECP的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血清TIgE和EC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中TIgE含量与屋尘螨SIgE水平存在直线相关(r=0.296,P<0.05);血清中的TIgE与ECP和屋尘螨SIgE与ECP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屋尘螨是引起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变应原;血清TIgE和SIgE与ECP均无相关,初步解释为IgE表示患者变应体质的水平,但不能反映气道炎症的病理过程;而ECP水平可以客观地反映变应性哮喘患者体内炎性细胞激活的程度,可作为哮喘气道炎症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