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者男,38岁,农民,因“全身骨关节、腰骶部疼痛10余年、伴渐进性行走困难、乏力、间断性尿结石、血尿7年。”前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骨关节、腰骶部疼痛,但无关节红肿、发热和游走性关节痛,而且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在负重劳动时加重,  相似文献   
2.
<正>2007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加权分析,考虑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和地区差别的因素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岁的成人患病率高10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致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安全性备受关注。本文拟分析基础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张杰生  张童茜  安宏 《中医研究》2012,25(8):78-78,F0003,F0004
对近年来黄芪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通过黄芪的有效成分分析发现,黄芪的主要成分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物质及22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其他成分包括香豆素、苦味素、胆碱、甜菜碱、亚油酸以及维生素A、E、B1、B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黄芪皂苷甲也是黄芪中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皂苷类化合物.同时,黄其中富含的黄酮、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可抑制细胞中病毒核糖核酸的复制,扩张血管、抗缺氧、保护心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心肌细胞和药理作用.本文结合临床中应用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例,总结了黄芪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的优点及不足,并对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RASM)与骨密度及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年龄≥60岁的女性受试者127例,其中低RASM组46例,正常组81例。分析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总脂肪含量(TFM)、总组织含量及总肌肉含量(TLM)。结果60岁的老年女性中低RASM者检出率为36.2%,骨质疏松者检出率为44.1%;低RASM组的年龄、BMI、全身BMD、TFM、总组织含量及TLM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M与L1~4 BMD及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188与-0.176(P<0.05),RASM与全身BMD、TFM、BMI的相关系数为0.369、0.375及0.620(P<0.01),TFM与全身BMD、L1~4 BMD的相关系数为0.442与0.407(P<0.01)。结论老年女性的肌肉质量、骨密度、脂肪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支持可增加肌肉质量、改善骨密度、促进脂肪组织的正向作用,有利于预防老年人发生跌倒、骨折及致残的风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肃兰州地区城乡女性居民骨密度特点。方法对兰州城镇社区及村镇部分居民 以及乏力、骨痛为主诉就诊者,城乡居民各2000名(均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美国GE双能X 线骨密度测定仪进行正位腰椎(1^_4)和股骨颈骨密度测定。结果乡镇居民骨密度低于城镇居民, 观察人数城乡居民均2000人,其中正常骨量百分比城乡居民分别为41%、20%;骨量减少百分比为 34% ,43% ;骨质疏松城乡居民分别为25% ,38%。正常骨量城镇居民百分比明显高于乡镇居民,而 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比例乡镇居民髙于城镇居民(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城镇女性人 群腰椎L,_4各年龄组骨密度较乡镇女性高,说明乡镇女性人群长期慢性劳损、髙强度劳动以及营养 失调均会使骨丢失增加,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兰州市区部分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ELPHI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兰州市997名健康体检者行正位腰椎BMD测量,以性别和每5岁为1个年龄段对测量结果进行分层统计学分析。结果从45岁开始,BMD值和T值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降低,女性降低幅度明显高于男性(P<0.05)。女性在55岁以后骨量丢失加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在45~49岁女性中占16.7%,50~54岁占39.1%,55~59岁占51.6%,60~64岁占63.5%,65~69岁占71.1%,70岁以上者占81.7%。男性BMD值和T值逐渐降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在45~49岁男性占13.3%,50~54岁占28.1%,55~59岁占38.5%,60~64岁占38.3%,65~69岁占45.4%,70岁以上占55.6%。BMD值和T值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兰州市区部分中老年人群BMD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