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57例用培哚普利治疗的高血压病病人临床观察有:8例出现干咳,咳嗽发生率为14%,但严重干咳可能与用药剂量和近期内呼吸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7岁。因多汗2年,伴头昏、心悸1年,加重3d于2004年收入本院外科。患者2年前开始时常出现多汗,伴易饥饿感,1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心悸,劳累时多汗、四肢无力明显,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高,150/110mmHg,开始规则服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及氢氯噻嗪等药物,血压一直控制不理想,平时血压波动在130~170/100~110mmHg。入院前3d出现头痛,到当地医院测血压170/110mmHg,心率115次/分。体检发现双侧颈部可触及小结节,尿常规示尿糖(+++),尿蛋白(++++)。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性实质性占位病变伴钙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左肾上腺肿瘤?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4.
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在分子水平存在差异。药物基因组学(Pharm acogenom ics)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基因学,它不是以发现人体基因组基因为研究目的,而是相对简单地用己知基因理论改善病人的治疗。换言之,药物基因组学是以研究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的,探讨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的关系,也就是阐述一个或多个药物作用所致的基因多态性(和突变)所造成的分子功能变异,如何导致药物反应及其差异性。这些变异可存在于编码区(由于基本氨基酸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或在非编码区(蛋白质表达改变)。药物作用的差异可分为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脏形态与功能指标、心率、血压、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事件的差异,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5.33%、93.33%,对照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30.67%、82.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有效逆转左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3年初开展射频导管消融术以来,共治疗各类心动过速1056例,并发心脏压塞2例。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测量舒张早期左心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探讨其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性。1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组195例(<50岁23例;50-70岁101例;>70岁71例)。正常对照组136例(<50岁53例;50-70岁50例;>70岁33例)。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与各房室腔径大小正常,室间隔及心室壁无增厚且运动正常。 采用HP公司SONOS 5500型超声诊断仪。常规二维切面顺序扫查后取心尖四腔或二腔心平面,用彩色多普勒显示  相似文献   
8.
9.
研究脂质过氧化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意义及培哚普利对内皮影响的机理。方法采用SatohTBA比色法测定LPO,采用Pyrogallol-NBT比色法测定SOD以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和验正。结果高血压病组培哚普利治疗前CEC、LPO、MAP、SBP、DB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EC、LPO、MAP、SBP、DBP显著低于治疗前;SOD三组间无统计学判别且高血压病组干预前,后CEC与LPO成正相关,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通常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状动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有关心肌桥引起临床心血管事件文献报道甚多,如心肌梗死、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猝死等[1]。我科近期收治高血压伴心肌桥患者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