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泵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清胰汤鼻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尿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检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的痊愈率和80.77%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淀粉酶水平降低,血钙水平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尤以治疗后3~7d更为明显;(3)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P<0.05);(4)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减轻胰腺损伤,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肠清洗汤内服加灌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30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疾病疗效及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改善疾病活动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SS)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NF)-κB抑制物激酶(IKK)/抑制因子κB(IKB)/NF-κB信号通路及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SSA(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常规饲养2 d,第3天时SS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2.5、25.0、50.0)mg/kg SSA,阳性对照组灌胃0.5 g/kg柳氮磺吡啶(SASP),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5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TUNEL染色观察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肠黏膜组织中IKKα、IKB、NF-κB p65、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 正常组大鼠实验结束后毛色有光泽,大便正常;肠黏膜组织完整,肌层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毛色暗淡无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救治中早期应用生长抑素48h后联合延迟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0例,按2∶1比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给予生长抑素(思他宁)250μg/h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48h,出血基本停止,病情稳定后行内镜下套扎食管曲张静脉;B组:20例给予血管加压素0.2~0.4U/min,静脉持续滴注,加用硝酸甘油,开始先以10μg/min,持续静脉滴注,每10min根据血压调整1次,每次增加5~10μg,收缩压达90~100mmHg(1mmHg=0.133kPa)为度;生命体征平稳,24h内紧急内镜下套扎止血治疗。2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7d;观察指标:2组治疗24h、48h止血率,治疗5d再出血率,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24h止血率分别为60%、20%,2组24h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48h止血率分别为95%、70%,A组48h止血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5d再出血率分别为7.5%、40.0%,A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P0.01)。B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几乎都有不良反应,程度较重,明显高于A组。[结论]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延迟内镜治疗可提高止血效果和减少再出血率;尽早使用生长抑素可提高内镜套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不良反应少,较紧急内镜治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FOLFOX6化疗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m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给予RFA治疗,评价各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糖类抗原199(CA199)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且于治疗后7 d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测定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通路相关基因PTEN、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8.09%、91.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68%、74.47%(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bFGF、CA199、AFP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HIF-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TEN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RFA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轻度肝功能损害分别1例、3例。结论mFOLFOX6化疗联合RFA能协同降低bFGF、CA199等肿瘤相关血清指标水平,调节PTEN通路信号,近期疗效明确,安全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食管动力指标联合食管pH值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抑郁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GERD患者,参考是否合并抑郁分为研究组(合并抑郁,37例)与对照组(无抑郁,43例)。比较两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同时,比较不同类型GERD[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合并抑郁患者的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SDS评分与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远端收缩积分(DCI)、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反流次数、立位pH<4的时间比率、pH<4的总时间比率、收缩前沿速度(CF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ERD合并抑郁患者中,RE患者的LESP明显低于NERD患者,SDS评分、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的总时间比率明...  相似文献   
7.
庄桂凤  张杰伟  曾仕平 《中国医药》2012,7(9):1105-1106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7例(39.7%),酒精性肝硬化15例(22.1%),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10.3%),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9例(13.2%),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3例(4.4%),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7.3%),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1.5%).乏力率、纳差率、腹胀率分别为82.4%(56例)、85.3%(58例)、91.2%(62例),多饮、多食、多尿率及消瘦率分别为2.9%(2例)、4.4%(3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8%(25例),16.2%(11例),22.1%(15例),38.2%(26例),无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27例患者(39.7%)随着肝功能好转血糖控制理想;21例(30.8%)加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得到满意控制;10例(14.7%)血糖控制较好,5例(7.4%)血糖控制较差;死亡5例(7.4%).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腹胀等肝硬化症状为主,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肝病科就诊的42例CHC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分别接受重组干扰素α-1b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观察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38.1%、81.0%、90.5%和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52.4%、69.1%和64.3%(P<0.05);在治疗4周、12周和48周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59.5%、73.8%和83.3%,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7.6%、69.0%和81.0%,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患儿流感样症状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国产干扰素治疗组(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CHC近期疗效较好,但副反应较大,需要根据情况,及时处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徐琪  王嫣  汤净  高飞  张杰伟  庄桂凤 《新医学》2022,53(12):935-939
Brunner腺瘤(BGA)是十二指肠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上极其罕见。该文报道1例巨大BGA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既往有贫血病史4年,从未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此次因头晕首诊于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因发现消化道出血转至消化科,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血性休克、一过性晕厥表现,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立即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段隆起性病变,最终经内镜下切除病理诊断为BGA。该文提示消化内科/内镜医师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