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总结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本组I级切除24例,Ⅱ级切除6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未再复发。结论采用正确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及减少再次复发,可以有效地治疗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二次手术治疗复发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总结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选取2008-03~2014-02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住院的垂体瘤复发患者245例,患者初次垂体瘤手术方式为经蝶入路或开颅手术,后给予其二次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瘤体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及内分泌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二次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内镜下经鼻蝶入路二次手术治疗垂体瘤全切加次全切除率达80.3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二次手术治疗复发垂体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近三年来我院胸外科作食管癌、贲门癌手术310例,术后并发乳糜胸5例,发生率为1.6%,现报告5例临床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45岁~60岁之间,为食管中段或中下段癌肿切除,胃与食管弓上吻合术后。3例手工吻合,2例吻合器吻合。切除术后4天~7天确诊乳糜胸者4例,术后26天确诊1例,此例出院时无症状,胸透发现左肋膈角变钝,出院10天后病人明显气急、腹胀、消瘦、失水,穿刺抽得乳糜样胸水和腹水,确诊为双侧乳糜胸和乳糜腹。5例中,发生在双侧胸腔3例,单侧2例。术中发现癌  相似文献   
5.
6.
胸须胸膜外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的体会(附102例报告)张振洲225600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自1992年12月起我院胸外科对中段、中下段食管癌及部分低位上段食管癌切除后,采用上海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作左胸顶胸膜外吻合术,收到较好的效果,具有一...  相似文献   
7.
1990年正月~1998年12月作者对108例70岁以上的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将外科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8例,男叽例,女17例。年龄70~86岁,平均73.1岁,其中>80岁7例(6.5%)。食管癌33例,贲门癌75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3个月28例,3~6个月67例,6~12个月13例。食管癌位于食管下段8例,中段23例,上段2例。病变长度<3cm5例,3~5cm18例,>5cm10例,最长1例达10cm。鳞癌31例,中度分化20例,低分化8例,高分化3例;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贲门癌直径<3cm15例,3~scm38例,>5cm22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6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0例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的积极护理和采取一定的措施,肿瘤Ⅰ级切除15例,Ⅱ级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3年后,所有患者未复发,无并发症。选取适当的手术措施,可明显提高深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可以有效地治疗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手术,对复发窦镰旁脑膜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验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颅内感染的可行性,寻求颅内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2名,随机分为处理组1(运用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8例、处理组2(常规治疗)8例和处理组3(脑室内生理盐水置换治疗)6例。监测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WBC)、颅内压(ICP)、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Pro)、氯化物(Clˉ)、葡萄糖(Glu)。观察项目为: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对患者进行预后评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1)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对重症颅内感染其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2)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其预后明显优于脑室内生理盐水置换治疗。【结论】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颅内感染优于以往常规治疗手段,人工脑脊液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置换所带来的对脑组织的再损伤,改善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敲除(KO)小鼠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的改变以及厄贝沙坦干预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10~11周龄ACE2KO(Ace2/y)小鼠每天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II(Ang II)1型(AT1)受体阻断剂厄贝沙坦(50mg/kg)或安慰剂治疗,为期2周。正常野生型(WT;Ace2+/y)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用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结果:与正常WT对照小鼠相比,ACE2KO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1±0.16)比(0.54±0.16)]及血浆Ang-(1-7)水平[(55.6±7.5)pg/ml比(42.8±5.8)pg/ml]明显下调,伴有ERK1/2磷酸化[(1±0.28)比(1.79±0.29)]明显增加(P均<0.01),而经厄贝沙坦治疗后,ACE2KO小鼠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0.88±0.13)及血浆Ang-(1-7)水平[(59.4±8.4)pg/ml]明显增加,伴有ERK1/2磷酸化水平(1.33±0.19)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ACE2基因缺失小鼠存在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下调及ERK1/2磷酸化增强,而AT1受体阻断剂厄贝沙坦干预在改善ACE2基因缺失小鼠Ang-(1-7)水平与海马BDNF表达的同时,可降低海马ERK磷酸化信号,提示AT1受体阻断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