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淮阳县人体绦虫病与囊虫病流行现状。经26,655人的调查,绦虫病感染率为0.78%,囊虫病感染率为0.20%。依此推算,全县约有8,000人感染绦虫病和2,000人感染囊虫病。为类似地区推算这两种病的感染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即往我国对绦虫病与囊虫病的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较少,尤其缺少对不同人群感染率的对比分析。本次调查表明,绦虫病与囊虫病在淮阳普遍存在,病人呈散在发生。凡是人体绦虫发病率较高的地区,猪体囊尾蚴感染率和人体囊虫病的发病率亦高,三者之间呈平行消长。绦虫与囊虫病感染率均以青壮年为高。人体绦虫病的感染方式以自身感染为主。对环境及厕所、中间宿主猪的饲养习惯及囊尾蚴的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分析。1980—1986年猪体囊尾蚴检出率为6.54%,每年经济损失约达5.67万元。防制本病流行,必须制订综合性防治措施,要进行持久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特别要在中小学校内进行宣传,并通过学生扩大宣传范围。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知识的普及是防病灭病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应不失时机的防治绦虫病与囊虫病,发展科学养猪,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 扶沟县是我地区间日疟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建国以来,该区曾发生了两次大的暴发流行,1963年发病率为19.64%,1970年发病率为23.28%由于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逐级成立了疟防组织。十几年来,进行疟史及全民休止期治疗人数二百五十万人次;全民性予防服药达一百五十八万多人次;现症病人治疗达五十一万多人次,复治六千多人次,发热病人血检六万七千多人次。1984年  相似文献   
3.
<正> 郸城县位于北纬33°29′~33°49′,东经115~115°38′,属黄淮平原。建国以来仅有间疟流行,未有恶性疟病例的记载.1986年7~10月份,该县张完集乡刘营和刘胡庄行政村有15名农民,先后到海南岛冒江县石碌镇做工:于11月2~10日陆续返回后,有3人分别于返回后的第6日、8日、26日出现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多次用退热药物治疗无效。首例患者胡××,发热3日后出现昏迷,经当地卫生院救治,5日后神志清理,但仍持续高烧〈40.5℃〉,于11月20日镜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七九年,我们曾调查测定了郑州等五城市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度,报告了这两个重要病媒蚊种对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药物的敏感状态,并报导中华按蛇对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已产生明显抗性。三年过去了,蚊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有何动态变化?这是灭蚊工作者需要及时掌握的。为了正确使用化学杀虫剂,探索蚊虫抗性发生规律和对付办法,提高杀  相似文献   
5.
<正> 1979年,尤显策等将产于亚热带的柳条鱼移殖于温带地区的黄淮平原,并已证实冬季在自然玎境中有滞育期。为研究该地区柳条鱼冬季繁殖问题,于1981~1983年在周口市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6.
<正> 自六六六、敌百虫、敌敌畏问世以来,在防制卫生害虫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来,我们观察到上述药物毒杀蝇类的效果有明显降低和用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抗性的形成是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障碍,为摸清我区家蝇抗性程度给灭蝇提供依据。1979~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家蝇对六六六,敌百虫,敌敌畏抗药性的测定,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男,45岁,未婚。2年前无明显诱因手背及小腿发生密集性苔藓样红褐色丘疹,逐渐蔓延颈、面、躯干部皮肤,并伴有瘙痒。一年后皮损明显增厚变硬。同时伴四肢无力、关节酸痛、不能握拳。近半年张口逐渐困难,进食受限。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按照全国1984年银屑病流行调查的统一标准。方法和项目进行了大汶口乡镇银屑病现场患病情况的调查,调查中结合疥疮、性病、麻风等疾病,有力地促进了本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将调查所得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Rombo综合征是一个罕见综合征,查阅国内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的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女,23岁,因面部皮肤红斑、丘疹、睫毛、眉毛脱失而就诊。皮损始于6岁,皮肤红,面部出现白色丘疹,出汗正常。曾在外地就诊,诊断不明,大剂量维生素A治疗无效。曾因左侧面部暗红色斑、毛细血管扩张,激光治疗后留下浅表瘢痕。无过敏史,儿童时经常感冒。家族史阴性。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健在,姐姐健康。系统查体:血压19.7/8.7kPa,脉搏42次分,体温正常。身高158cm,体重49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智力正常。心率42次分。病理切片提示:毛囊性角化过度,角栓形成,真皮浅中层可见3个囊性结构,外被正常的鳞状上皮,囊内是许多角质物。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Verhoeff染色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弹力纤维成簇状分布。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扶沟县1986年春季革螨大面积侵袭人群引起螨性皮炎,涉及全县15个乡镇,受害者达十万余人。经查证是由于当地褐家鼠密度高,当时气温反常,促成柏氏禽剌螨大量发生所致。同期发生了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调查证明:①EHF 病人大多有明显螨咬史,一般在螨咬一个月后发病。发病人数随着螨性皮炎的增加而增加,终止而终止。②该螨的季节消长与褐家鼠型 EHF 发病曲线相关。③当时鼠密度和带螨率高,可在病人身上、被褥、鼠体找到大量该螨。④褐家鼠带毒率高。⑤在螨咬后的正常人群中 EHF 隐性感染率高达31.58%。⑥排除了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杂的可能性,再结合苏州医学院已实验证实该螨能经刺吸、经期、经卵传播 EHFV。故认为柏氏禽刺螨在这次 EHF 流行中起着重要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