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 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 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接受药物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选的无AF病史HOCM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资料收集,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147例HOCM患者入选,随访(4.5±3.3)年新发AF 27例(18.4%);AF组左房内径(LAD)[(49.3±4.0)mm vs(37.9±5.7)mm]明显大(P=0.000);根据LAD分成两组,分别为LAD45mm组(23例,15.6%)和LAD≤45mm组(124例,84.4%),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LAD45 mm组累积新发AF率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28.0,P=0.000)。结论长期随访中,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新发AF率较高,LAD增大是其新发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心房颤动(Atrial Fr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可导致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目前房颤导管消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射频消融是目前被广泛接受且安全、有效的最主要的房颤治疗技术[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流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C3aR)、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利用振荡流(OS)刺激,分别于处理前、处理6小时、12小时、24小时收取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3a受体(C3aR)及血管细胞黏附蛋白1(VCAM 1)表达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C3aR、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 1)及VCAM 1表达。结果:与处理前相比,内皮细胞在振荡流刺激后,C3a受体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升高,6小时升高最显著分别为:[(1.997±0.3109)vs.(1.000±0.005773),P=0.0423;(2.968±0.2333)vs.(1.007±0.01202),P=0.0009];IL-1β、MCP-1、ICAM1及VCAM 1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处理前,6小时达到最高值;TNF-α在刺激24小时后升高最显著(均P<0.05);振荡流刺激内皮细胞后VCAM 1表达上调,在6小时升高最显著(均P<0.05)。结论:血流剪切力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过敏毒素C3a受体,调节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Ly6G中和抗体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手术+IgG同型抗体组及心肌梗死手术+抗Ly6G中和抗体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Ly6G的表达;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脏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ot)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腹腔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心肌梗死术后3d,外周血Ly6G表达明显抑制,证实抗Ly6G中和抗体阻断成功.与IgG同型抗体组相比,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7.89%±4.19%比53.61% ±3.43%,P<0.01),抑制梗死区炎症细胞浸润,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TNF-α:1.67%±0.26%比6.63%±0.51%,P<0.01;IL-1β:0.83%±0.17%比4.39%±0.46%,P<0.01).TUNEL染色显示,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组与IgG同型抗体组比较,梗死周边区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25.62%±4.11%比74.91%±5.67%,P<0.01).结论 抗Ly6G中和抗体阻断Ly6G,可通过抑制心肌梗死术后心脏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发挥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接受药物治疗的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选的无AF病史HOCM患者进行随访及相关资料收集,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147例HOCM患者入选,随访(4.5±3.3)年新发AF27例(18.4%);AF组左房内径(LAD)[(49.3±4.0)mmvs(37.9±5.7)mm]明显大(P=0.000);根据LAD分成两组,分别为LAD45mm组(23例,15.6%)和LAD≤45mm组(124例,84.4%),KaplanGMeier分析结果显示LAD45 mm组累积新发AF率高于对照组(LogGRankχ2=28.0,P=0.000).结论 长期随访中,接受药物治疗的HOCM患者新发AF率较高,LAD增大是其新发A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鼠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14只,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7只(高位结扎组),低位结扎7只(低位结扎组);对另7只小鼠进行假手术操作(假手术组)。对3组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测量左冠状动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速度时间积分(VTI);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心肌梗死面积(IS)。结果 高位结扎组及低位结扎组Vd、Vmean及VTI均较假手术组减低(P均<0.05),高位结扎组Vmean、VTI均低于低位结扎组(P均<0.05),高位结扎组与低位结扎组间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结扎组及低位结扎组IS均大于假手术组(P均<0.05),高位结扎组IS大于低位结扎组(P<0.05)。小鼠Vd、Vmean及VTI均与IS呈负相关(r=-0.557、-0.693、-0.672,P均<0.05)。结论 小鼠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减低,且与组织病理学测量的IS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无多导仪指导的新简化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方法(九分区法LBB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拟接受起搏器置入的患者11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诊断和心电图参数等基本临床信息;行九分区法LBBaP(将右前斜心室影分为9个区,左束支电极初始旋入点在后下1/3区域),在X线影像下,3830电极的位置位于左束支区域,单极起搏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形态,且刺激到左心室激动的峰值时间<90 ms定义为手术成功。记录术中静脉通路穿刺方式、电极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刺激到左心室激动的峰值时间、起搏器类型、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即刻心电图参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电极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18例患者中,男性62例(52.5%),年龄(65.9±13.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49例(41.5%),窦房结和房室结双结病变患者6例(5.1%),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3例(53.4%),心房颤动患者26例(22.0%),心肌病患者20例(16.9%);术前QRS波宽度为(10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度房间传导阻滞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合并房间传导阻滞分3组:1组28例,无房间传导阻滞(no interatrial block,non-IAB);2组56例,不全性房间传导阻滞(partial interatrial block,pIAB);3组38例,高度房间传导阻滞(advanced interatrial block,aIAB),统计房颤复发的终点事件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R×C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组患者比较,阵发性房颤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non-IAB组比较,pIAB组房颤复发率增加,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14%:32%,P=0.08),aIAB组房颤复发率增加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14%:71%,P<0.01);与pIAB组比较,aIAB组房颤复发率也明显增加,差异也有明显统计学意义(32%:71%,P<0.01);对房颤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焦虑抑郁时点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事件后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早期识别意义重大。本文调查ACS患者焦虑、抑郁现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