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输卵管卵巢移位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300052)张云山近10余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对于一些两侧输卵管均不健全的患者(如一侧仅有输卵管近端部分而另一侧伞端正常,按传统方法则进行输卵管造口术或植入术),可通过残留输卵管远端部分移位(移...  相似文献   
3.
膀胱移行细胞癌RASSF1A和Cyclin D1与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RASSF1A和CyclinD1与Bcl-2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5例癌旁黏膜及1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21/45)、88.9%(40/45)和57.8%(26/45);癌旁组织分别为84.4%(38/45)、42.2%(19/45)和24.4%(11/45);正常组织分别为94.4%(17/18)、38.9%(7/18)和16.7%(3/18)。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及正常膀胱黏膜,P<0.05;而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RASSF1A和CyclinD1及Bcl-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蛋白的表达降低和CyclinD1、Bcl-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ASSF1A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使CyclinD1和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过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胚胎干细胞(hESC)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微小核糖核酸(miRNA)-204和211的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自然分化法诱导hESC向RPE细胞分化,细胞鉴定。按细胞诱导分化时间秩序,分为hESC组、含色素细胞组、hESC源性RPE细胞组和原代培养的人胎RPE(hfRPE)细胞组。行miRNA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miRNA-204和211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结果 miRNA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随细胞诱导分化过程, miRNA-204持续上调。其中,含色素细胞组是hESC组的5.026倍,hESC 源性RPE细胞组是含色素细胞组的3.337倍;hfRPE细胞组是hESC源性RPE细胞的13.574倍。miRNA-211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上调不明显,但从hESC源性RPE细胞到hfRPE细胞,上调倍数为44.333倍,是miRNA表达谱中差异最大的miRNA。RT-PCR检测结果显示,hESC组、含色素细胞组、hESC源性RPE细胞组、hfRPE细胞组miR-20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1.81±4.43、2 263.09±206.39、5 996.80±235.42、171 676.45±99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20.66、279.38,P<0.001);miRNA-21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0.31、129.33±3.75、125.76±4.78、16 682.00±352.97。含色素细胞组和hESC细胞组、hfRPE细胞组和hESC源性RPE细胞组miR-21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8、81.24,P<0.001)。结论 miRNA-204和211在hESC向RPE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持续单一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取卵日临时取精失败(TEF)患者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完成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取卵日TEF行TESA-ICSI患者(TEF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因梗阻性无精(OA)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完成ICSI治疗的93例患者(OA组)进行IVF-ET结局比较。结果 TEF组中女性年龄(32.4±3.9)岁,男性年龄(35.0±4.1)岁,不孕时间(4.3±5.0)年。70.1%的夫妻首次IVF。不孕原因中第一诊断为女性因素的占64.6%,男性因素占35.4%。TEF组和OA组的正常受精率(72.1%、73.9%)、卵裂率(97.8%、96.2%)、优胚率(43.5%、42.5%)、新鲜及解冻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35.0%、39.5%,53.1%、55.6%)、活产率(30%、34.2%,37.5%、36.1%)、解冻复苏后胚胎存活率(97.0%、9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发生TEF时行TESA-ICSI不影响卵母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及胚胎质量,新鲜周期及解冻周期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与OA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肠道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提示肠管扩张的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肠镜确诊。结果 超声提示肠管扩张患者以术后、癌症及腹腔炎症为多见。肠梗阻患者的肠管扩张程度较非肠梗阻患者明显(P<0.01)。肠梗阻患者中,手术后患者较保守治疗者肠管扩张明显(P<0.05);非肠梗阻患者中,扩张肠管范围为全腹者较限于局部者肠管扩张明显(P<0.01)。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判断肠道功能不全程度,可作为筛查及随访肠道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超声引导下PGCD在 1组 1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的临床资料 ,并与同期 18例接受了胆囊切除术和 8例手术胆囊造瘘术的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资料相比较。结果 胆囊切除术组和胆囊造瘘术组的手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 38.9%、12 .5 %和 11.1%、12 .5 %以及 2 2 .4天与 32 .0天 ,而PGCD组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均为 0 ,平均住院 16 .3天 ,其中胆囊切除术组和胆囊造瘘术组的手术并发症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PGCD组 ,P <0 .0 5。结论 超声引导下PGCD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急慢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01至2019-08医院161例行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心包积液患者前三位的病因分别为肿瘤、心力衰竭、创伤或手术,经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均在70%以上。结论 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包积液特别是急性心包压塞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体质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辅助生殖治疗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行常规体外受精(IVF)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法(ICSI)治疗、FET周期符合入组条件的PCOS患者650例,根据B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荷超声心动图条件下二尖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部分位点舒张期波形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68人,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药物负荷为多巴酚丁胺,取多普勒组织成像条件.入选标准:根据负荷试验后二尖瓣环处4个多普勒组织成像测量位点波形e/a>或≤1.0改变的点位数在1~3处者.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本组68例患者中39例的冠状动脉有1支以上分支的管腔狭窄≥50%,冠心病的发病率为57.4%.负荷条件下舒张期二尖瓣环处4个取样点多普勒组织成像波形的改变可分为两组:Ⅰ组是试验前部分波形e/a≤1.0的测点,试验后转为>1.0,即部分位点的波形向正常人转变,称之为波形改善组;本组共1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例、阴性12例,分别占36.84%、63.16%.Ⅱ组是试验前部分波形e/a>1.0的测点,试验后转为≤1.0,即部分位点的波形向异常人转变,称之为波形变差组;本组共4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2例、阴性17例,分别占65.31%、34.69%.结论 试验后部分位点转为e/aann≤1.0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高于试验后部分位点转为e/aann>1.0组(P<0.05),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使得安静状态下较潜隐局部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改变得以较明确的显示.因此,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条件下,二尖瓣环部分位点舒张期e/aann的改变,尤其是出现由e/aann>1.0转向e/aann≤1.0时,应提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