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8岁。左腰痛伴内眼血尿6天,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痛伴肉眼血尿,在外院做B超,报告“左肾下极实性占位伴肾盂积液。尿常规检查:呈肉酱色,蛋白+++,满视野红细胞。次日来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主动脉瓣区闻区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腹软...  相似文献   
2.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李金龙  张乙川  陈生贵 《吉林医学》2010,31(22):3628-3630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5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口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处理手段应个体化、多元化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选择2006-01/2009-01在我院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2549例,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隔离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1300(男642,女658)例,年龄16—78岁.其中Ⅰ类切口305例,Ⅱ/Ⅲ类切口950例.伴合并症(年龄≥60或手术时间≥3h或伴糖尿病或肥胖或营养不良或恶性肿瘤或急诊手术)868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9岁,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3年,加重6个月人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不膨隆,肝脾未扪及,右上腹及剑突下有轻度压痛。腹部B超示左肝管略扩张,内径约0.7cm:左肝外叶有多个1cm结石影,胆囊内充满结石;肝外胆管无扩张,胰头未发现异常。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npancreatography,ERCP)示,左肝管Ⅱ级支以上胆管未显影,胰管显影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经验。方法 对12年间收治的2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A组)10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B组)140例。A组单纯用西医方法治疗;B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两组的西医疗法完全相同。两组的手术治疗主要指征为胆源性胰腺炎、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A组10例,B组6例)。结果 B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A,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5.00%和12.86%(P<0.01),病死率分别为27.00%和8.57%(P<0.01),中转手术率分别为10.00%和4.29%(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比较,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LD)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4例CLD,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予常规保肝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疲乏、皮肤瘙痒、消化道症状及皮肤黄染)、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cosyltransferase,γ-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及Ho-1]与Nrf2变化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疲乏、皮肤瘙痒、消化道症状、皮肤黄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血清ALT、ALP、γ-GT、TBil及TBA水平下降,血清Ho-1、Nrf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疲乏、皮肤瘙痒、消化道症状、皮肤黄染的发生率降低,血清ALT、ALP、γ-GT、TBil及TBA水平降低,血清Ho-1、Nrf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LD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张乙川  李劲  王俊  徐杰  杨茂辉  齐锐 《重庆医学》2016,(24):3388-3390
目的 探讨预防性放置3 cm或5 cm胰管支架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行ERCP治疗患者2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评价其治疗疗效.结果 178例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支架放置成功率为81.0%.其中3 cm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3.0%,5 cm支架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79.0%.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和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符合方案集分别显示3 cm支架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5 cm支架组的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m支架组和5 cm支架组支架移位中位时间分别为3d和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支架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方面优于长支架,由此建议ERCP术后使用3 cm的无凸缘支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室腔内的假腱索(FT)是一种心内正常结构的变异,无临床意义.随着二维超声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对心室假腱索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将我院1808例经二维超声检查检出的51例心室假腱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肝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围手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0±36)min和(115±43)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649±60.4)ml,肠道首次通气时间为(46±16.4)h,术后3 d C反应蛋白(CRP)为(52.4±12.1)mg/L,术后1周白蛋白为(31.2±2.3)g/L,出院时体重降低(1.5±1.1)kg,住院时间为(12.6±2.0)d、住院费用为(3.5±1.3)万元,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指标分别为(680±56.6)ml、(95±12.6)h、(92.5±11.0)mg/L、(27.7±1.6)g/L、(2.8±1.5)kg、(14.4±2.1)d、(4.3±1.1)万元、22.5%(9/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肝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安全、有效、经济,显著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9月,针对闭合性肝脾损伤患者,有选择地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病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34.5岁。其中单纯性肝损伤7例,单纯性脾损伤18例,肝脾均损伤或合并腹腔外其他部位损伤如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四肢骨折、头皮裂伤等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