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瑞丽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混合居住的边境地区。人口8万余人。为了解不同民族的疟疾发病情况,于1994—1996年进行了调查。方法与结果瑞丽市卫生防疫站对就诊的当地景颇族、汉族和傣族“四热病人”均采耳垂血检查;各乡卫生院、卫生所的血检标本均送市卫生防疫站鉴定后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景颇族1471例,检出疟原虫阳性166例,阳性率为11.3%。其中间日疟85例,恶性疟80例,混合感染1例;傣族2573例,检出疟原虫阳性189例,阳性率为7.3%。其中间日疟98例,恶性疟89例,混合感染2例;汉族共血检7119例,检出疟原虫阳性196例,阳性率为2.8%。其中…  相似文献   
2.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中缅边境西段缅甸境内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及我国抗疟新药青蒿琥酯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100%、14.3%及19.0%,半数抑制量(ID_(50)依次为249.5、4.2及12.1nmol/L。3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咯萘啶的ID_(50)分别为335.6nmol/L和43.1nmol/L;4例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青蒿琥酯的ID_(50)分别为260.1nmol/L和5.0nmol/L。结果显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及氯喹有明显的交叉抗性;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无交叉抗性。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程度明显高于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但对其它2种药物的敏感性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及咯萘啶无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氨酚喹及哌喹目前已不适应于云南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氨酚喹及哌喹目前已不适应于云南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瑞丽县属于历史上的高疟区.经过长期的防治,疟疾流行程度明显减轻,但流行条件仍未明显改变。自1984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疟疾年发病率从1984年的23/万上升到1989年的115/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境外疟疾输入、大量人口流动、基层卫生防疫不足对当地疟疾流行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 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体外微量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醚及咯萘啶的抗性率,我国境内的分别是95.7%(22/23)、88.9%(8/9)、16.5%(4/24)、22.2%(2/9)、11.1%(1/9)、20.8%(5/24);半数抑制量(ID50)分别为176、72、6、13、118、16nmol/L;ID95依次为830、512、34、80、650、88umol/L。缅甸境内的分别为100%(29/29)、83.3%(5/6)、13.8%(4/29)、16.7%(1/6)、16.7%(1/6)、21.4%(6/28);ID50分别为240、52、6、14、120、18nmol/L;ID95为1408、384、34、80、650、96nmol/L。境内、外恶性疟原虫对奎宁均敏感,ID50分别为608、470nmol/L,ID95为2560,1690nmol/L。证实该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高度抗性.且缅甸高于我国;对氨酚喹亦普遍产生抗性;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醚、咯萘啶有少数疟原虫产生低度抗性。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醇和咯萘啶无交叉抗性。抗青蒿琥酯恶性疟  相似文献   
10.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中缅边境西段缅甸境内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及我国抗疟新药青蒿琥酯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100%、14.3%及19.0%,半数抑制量依次为249.4、4.2及12.1nmol/L。3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咯萘啶的ID50分别为335、6nmol/L和43.1nmol/L;4例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青蒿琥酯的ID50分别为260.1nmol/L和5.0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