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口蹄疫乳鼠毒在蚯蚓和苍蝇中实验带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型口蹄疫(FMD)乳鼠毒注射到蚯蚓(Pheretima sp.)体内后的第8天仍可检测到口蹄疫病毒(FMDV),但第14天以后则未查出。将此病毒洒在蚯蚓生活的土壤中,检测蚯蚓体内FMDV的结果亦同。本试验还间接地表明,FMDV不能在蚯蚓体内复制、增殖,蚯蚓只起携带FMDV的作用。蚯蚓属于低等动物,免疫系统尚未健全,但对非已物质有一定的免疫应答。蚯蚓与FMDV接触后,用间接血凝测得其体腔液中具有“抗体”反应。FMDV与舍蝇属(Muscasp.)和金蝇属(Chrysomyia sp.)的苍蝇接触24小时后,对其带毒检测结果表明:苍蝇只能短时在体表携带FMDV,且苍蝇体表携带FMDV的量很少。故认为在FMDV传播中苍蝇只起短时机械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广大之农区及牧区中,中獸医较西獸医为多,而中药之获得,亦较西药为易,无论中药或中獸医,均具有千年以上之经验,其中不乏良药良方。就中药之抗菌作用而言.过去研究者亦不乏人。例如著者曾作六十二种中药抗菌性之初步探讨,发现其中以厚樸及广木香对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之抗菌作用较强:又如苏联李彼德夫之研究报告,发现四十五种中药中,黄连等六种中药对金色葡萄球菌有抗生作用,及小回回蒜、百部对大肠桿菌有抗生作用;刘国聲亦谓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贸大厦被劫持的航班飞机撞毁,举世震惊.继之,美国的邮件中,有的混有炭疽杆菌芽胞,导致与此种邮件接触的人员中有感染及死亡.其中头10个病例的病史、检验情况、治疗及结果,以科学论文方式发布,题名<与生物恐怖主义有关的吸入性炭疽:美国头10例的报道>,(载于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1年第7卷,第933~945页).  相似文献   
4.
廖延雄 《药学学报》1954,2(1):11-11
在前一篇研究报告中,已证明黄连及厚樸在动物体外具有对炭疽桿菌的抗菌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此二药在动物体内之应用价值,乃进行二药在天竺鼠体内对炭疽桿菌作用之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 嗜皮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以在皮肤表层发生渗出性皮炎并形成结节或疙瘩为特征,病原为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 嗜皮菌病首先由Van Saceghem于1915年在扎伊尔发现,并分得病原加以鉴定。此病曾有许多名称,如皮肤接触性感染、真菌性皮炎、皮肤链丝菌病、链丝菌病等。感染的动物有奶牛、水牛、黄牛、绵羊、山羊、马、驴、猪、猫、狗、鹿、长颈鹿、白尾鹿、  相似文献   
6.
加强疯牛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疯牛病 (Madcowdisease)是个俗名 ,科学名称是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spongiformen cephalopathy) ,此传染病的病原是一种蛋白质 ,称为朊粒 (prion) ,许多人称朊粒是朊病毒 ,因为过去认为是病毒 ,但又不能证明是那种的DNA或RNA病毒 ,故列为未分类病毒项下。现已明确 ,它是一种致病的能传染的蛋白质 ,不是病毒。朊粒有两种 ,正常动物的朊粒 (PrPc 或PrP -sen)及致病性朊粒 (PrPsc或PrP -res) ,引起疯牛病的朊粒称PrPBSE。疯牛病出现后 ,曾“疯动”一时 ,廖…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病原为口蹄疫病毒 ,1897年德国Loeffler及Frosch二氏证明了口蹄疫病毒的滤过性 ,是最早发现的人、动物的病毒 ,分类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 ,单股RNA病毒 ,等面体对称 ,无囊膜。病毒多型 ,即A、O、C、南非Ⅰ、南非Ⅱ、南非Ⅲ、亚洲 1型等七个主型及 65个亚型 ,A型有32个亚型 ,O型有 11个亚型 ,C型有 5个、南非Ⅰ型7个、南非Ⅱ型 3个、亚洲 1型 3个亚型。天然情况下感染家养或野生的偶蹄动物。最易感的是牛 ,如黄牛 (包括乳牛 )、牦牛、水牛、瘤牛、犁牛等 ,猪也易感 ,绵羊、山羊、骆驼、象、…  相似文献   
8.
两种新的人兽共患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曼那角病毒  在新南威尔士(NewSouthWales)于1998年报道了一种新病毒,称为曼那角病毒(Menanglevirus),分类属于副粘病毒科,系从一大型商业养猪场仔猪分得,此仔猪生下即死并有畸形。此猪场产仔率从82%下降到60%,每窝仔猪的成活率下降到27%,所产死胎、木乃伊胎儿、畸形胎儿的比例增加,有时还有流产。病毒可从死亡仔猪肺、脑、心分得,形态与副粘病毒同。除新生仔猪外,其他猪不显病状,但各种年龄猪只的血清样品,90%以上有高滴度的本病毒中和抗体。由澳大利亚动物保健实验室证明…  相似文献   
9.
海绵状脑病,最早知道的是绵羊痒病,已200多年,认为是病毒引起,但一直未鉴定出来;随后,人的库努病也被认为是病毒,也未鉴定出来。对库努病作出贡献的Gajdusek,D.C.曾于1976年授予诺贝尔奖金,他认为是一种不寻常的病毒,与痒病相近;人的克-雅二氏征也是海绵状脑病,有的具传染性,也认为与痒病相近,是病毒所引起;加上貂传染性脑病,这些海绵状脑属均被归类于慢病毒感染(慢病毒感染还有一些已鉴定的DNA病毒、RNA病毒)。为了攻克慢病毒感染中的海绵状脑病,人们均以绵羊痒病(或称搔痒病,其实,患病羊…  相似文献   
10.
疯牛病与变异型克雅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阮粒病(Prion Disease)的发现 疯牛病(Med Cow Disease),学名称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羊痒病(Scrapie)及变异型克雅氏病(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vCJD),俗称人类疯牛病,现已知它们的共同病原为阮粒(Prion),亦称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有人译成朊病毒,实则朊粒是蛋白,不应认为是病毒。 朊粒分正常朊粒和致病阮粒两种,前者用PrP~c或PrP-sen表示,PrP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