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汇总分析文献报道的室间隔肌部瘤(MuVSA)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情况。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CNKI,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2月发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动脉炎(TA)合并心脏扩大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潜在的心脏损害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至2012年入院的大动脉炎成人患者,分别随机选择心脏扩大者59例与心脏正常大小者89例,共144例T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超声心动图和主动脉或肺动脉造影或CT检查。47例心脏扩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冠脉CT检查。2例扩张型心肌病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结果 TA合并心脏扩大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率、高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者、ESR、CRP均显著高于心脏不大组(P<0.05)。导致心脏扩大的主要损害类型依次是高血压24例(40.7%)、瓣膜病21例(35.6%)、肺动脉高压12例(20.3%)、扩张型心肌病11例(18.6%)、冠状动脉病变6例(10.2%)、复合病变15例(25.4%)。结论为预防心脏并发症,应早期诊断TA,确诊后即严格控制炎症、降压。当出现心脏并发症后,积极治疗相关并发症,必要时可以行瓣膜置换术、血运重建术。但控制炎症始终是TA所有治疗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HepG2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receptor,LDL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细胞,不同浓度阿魏酸钠干预后,通过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LDLR mRNA的表达。结果阿魏酸钠100μg/ml可上调HepG2细胞LDLR mRNA表达26%,200μg/ml可上调46%。结论阿魏酸钠具有上调LDLR mRNA表达的作用,且呈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苏如雄  林旭文  庄晓峰 《中国药房》2008,19(15):1141-1143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法,预先孵育24h,以500μmol·L-1H2O2复制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PC12)不可逆氧化损伤模型,观察BAI对其影响,并在损伤时分为移除药物和不移除药物2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MTT微量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度,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预先给予BAI作用24h后,在造模时不论是否移除药物,BAI对损伤细胞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以不移除药物的效果更为显著。镜下观察,BAI组细胞形态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边缘模糊,单个细胞体积变大,有少许细胞融合的状态发生;MTT法测定细胞活度升高,培养液中LDH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BAI能显著减轻PC12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在氧化-抗氧化环节,与BAI能够减轻呼吸链阻断造成的自由基堆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综合运用非线性PLS和模糊逻辑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型工业裂解炉现场数据构造了裂解炉传感器集成故障检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以此方法构成的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可信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炎症指标之间的关系, 及其对住院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潜在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了200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2 475例心衰患者, 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低T3综合征(LT3S)组(n=610, 24.6%)和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n=1 865, 75.4%)。出院后进行系统的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2.9(1.0, 5.0)年, 最终随访时共记录了1 048例全因死亡。对比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差异, 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和Kaplan-Meier分析评估游离T3(FT3)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总人群年龄19~95(57±16)岁, 其中男性1 823例(73.7%)。LT3S组患者白蛋白[(36.5±5.4)比(40.7±4.7)g/L]、血红蛋白[(129.4±25.1)比(140.6±20.6)g/L]、总胆固醇[3.6(3.0, 4.4)比4.2(3.5, 4.9)mmol/L]低于甲功正常组(均P<0.001), 而...  相似文献   
8.
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以及对Fg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以病变支数、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别用磁珠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Fg、hs-CRP浓度。分析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hs—CRP相关性。以Fg浓度为因变量,以冠心病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hs—CRP、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尿酸(URI)、白细胞计数(WB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单支、双支、三支以上病变组Fg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之后,对Fg和Ig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采用偏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t).513,P〈0.001)。(2)冠心病双支病变组、三支以上病变组hs-CRP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单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Fg与hs-CRP呈线性正相关(r=0.376,P〈0.001)。(3)以Fg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hs—CRP、吸烟、糖尿病进入回归方程(F=12.67,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8(P=0.003)、-0.239(P=0.018)、-0.283(P=0.031)。结论Fg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一定预测价值;Fg与hs-CRP呈正相关性;吸烟、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血Fg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比值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衰中心住院的3 527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T3/FT4比值的中位数分为低FT3/FT4比值组(1 764例, FT3/FT4<2.15)和高FT3/FT4比值组(1 763例, FT3/FT4≥2.15)。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患者出院后进行系统的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 研究主要终点定义为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或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复合终点。比较基线时不同FT3/FT4比值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 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FT3/FT4比值与住院心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 527例患者的年龄为(56.8±16.0)岁, 男性为2 544例(72.1%);随访时间[M(Q1, Q3)]为2.79(1.00, 5.03)年, 最终随访时共记录了1 542例患者的终点事件。低FT3/FT4比值组和高FT3/FT4比值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58.8±16.5)和(54.8±15.2)岁(P<0.001), ...  相似文献   
10.
易损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易损斑块形成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脂障碍、内皮细胞活化和纤溶失衡、MMP/TIMP等作用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易损斑块定义标准和发病机理及其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