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调查发现.生活条件越好的地方螨虫繁殖度越高.这可能与地毯、大量纺织用品、空调普遍使用等现代化的居家设施提供了适合螨虫繁殖的环境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为螨性疫苗及其原材料标准化的检测、质量的监控以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法 应用层析介质以及蛋白沉淀技术从螨代谢培养基中分离数种重要的以及国际公认的螨性分泌排泄致敏蛋白Dff F1、Dff F2、Der fⅡ和Der fⅢ,经临床检验和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等鉴定其免疫原性后,分别制备抗血清,再结合免疫学试验对疫苗制剂进行抗原的标准化分析。结果 4种成分除Dff F1外,均呈较强的变应原性,且与哮喘病人血清IgE显示出高结合率;火箭电泳峰清晰明了,ELISA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纯化的Dff F1、Dff F2、Der fⅡ和Der fⅢ致敏蛋白多克隆抗体结合免疫相关技术完全可以用于检测候选螨性疫苗口服液制剂中抗原的性质、含量等,以及进行标准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尘螨变应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与鼻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调查粉尘螨(Derm atophagoidesfarinae)变应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方法:问卷评估1974~1995 年用粉尘螨变应原(SMU-Df)诊断和免疫治疗变态反应的安全性。结果:统计分析846 342 例次。全身性不良反应共发生142 例次, 总发生率为1.68(CL= 1.4~2.0); 依次为全身性荨麻疹0.82、哮喘大发作0.77、过敏性休克0.07(CL= 1.4/百万~12.0/百万)、血管神经性水肿0.02。出现即时全身性反应在皮试或注射后30 m in 内有32例次,1 h 和2 h 各6 例次; 后期反应3 h~48 h 有88 例次, 以哮喘大发作的机率最高。发生的时期在皮试时共有18 例次,免疫递增期96例次, 维持期14 例次。共有6 例次过敏性休克立刻处理, 全部缓解。41 例次全身性反应的原因, 多半是在哮喘发作期或由于差错注射浓度过大及剂量过大。结论:22 年应用SMU-Df皮试和免疫皮下注射治疗,证明其疗效及安全性均高  相似文献   
5.
尘螨变应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与鼻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回顾性调查粉尘螨(Derm atophagoidesfarinae)变应原诊断和免疫治疗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方法:问卷评估1974~1995 年用粉尘螨变应原(SMU-Df)诊断和免疫治疗变态反应的安全性。结果:统计分析846 342 例次。全身性不良反应共发生142 例次, 总发生率为1.68(CL= 1.4~2.0); 依次为全身性荨麻疹0.82、哮喘大发作0.77、过敏性休克0.07(CL= 1.4/百万~12.0/百万)、血管神经性水肿0.02。出现即时全身性反应在皮试或注射后30 m in 内有32例次,1 h 和2 h 各6 例次; 后期反应3 h~48 h 有88 例次, 以哮喘大发作的机率最高。发生的时期在皮试时共有18 例次,免疫递增期96例次, 维持期14 例次。共有6 例次过敏性休克立刻处理, 全部缓解。41 例次全身性反应的原因, 多半是在哮喘发作期或由于差错注射浓度过大及剂量过大。结论:22 年应用SMU-Df皮试和免疫皮下注射治疗,证明其疗效及安全性均高  相似文献   
6.
徐春梅  庄义军 《中外医疗》2007,26(18):32-33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集团医院已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会计处理方法,使集团医院的合并财务报表能真实地反映整个集团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支结余情况.对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帐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螨性疫苗及其原材料标准化的检测、质量的监控以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相应的技术。方法 应用层析介质以及蛋白沉淀技术从螨代谢培养基中分离数种重要的以及国际公认的螨性分泌排泄致敏蛋白Dff F1、Dff F2、Der fⅡ和Der fⅢ,经临床检验和放射性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等鉴定其免疫原性后,分别制备抗血清,再结合免疫学试验对疫苗制剂进行抗原的标准化分析。结果 4种成分除Dff F1外,均呈较强的变应原性,且与哮喘病人血清IgE显示出高结合率;火箭电泳峰清晰明了,ELISA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纯化的Dff F1、Dff F2、Der fⅡ和Der fⅢ致敏蛋白多克隆抗体结合免疫相关技术完全可以用于检测候选螨性疫苗口服液制剂中抗原的性质、含量等,以及进行标准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克隆化培养上海地区户尘螨,获得不同编码序列的重组Der p 2变应原进行当地人群血清特异性IgG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从过敏性疾病患者床褥采集分离户尘螨,采用封闭式培养系统进行培养,分离培养单个孕螨获得克隆化的螨群。用RT-PCR的方法扩增不同螨克隆的Der p 2编码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9b在大肠杆菌内进行表达,所获得的蛋白经Dot blot和ELISA检测其抗原性及与人群血清IgG的反应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对户尘螨种群进行克隆化培养。获得14个核苷酸多样性位点,对应的两个不同序列的重组Der p 2蛋白与鼠单抗1D8的亲和力不同,但与上海地区人群IgG结合力相似(r=0.864)。检测不同地区尘螨主要变应原的序列多样性,有助于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疫苗组分,以及特异性保护性IgG的筛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