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8篇
药学   1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硝硫氰胺治疗多头乳鼠体内的棉鼠丝虫、魏氏棘唇线虫、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及彭亨丝虫的治疗效果。将感染上述4种丝虫的多头乳鼠分别给服不同剂型的硝硫氰胺,每天1次、连服5天。服药后定期检查动物周围血液中的微丝蚴,直至开始服药后42  相似文献   
2.
作者为了探讨猫体内已存在的马来丝虫感染对重复感染幼虫分布的影响,先自家猫的一侧后肢接种马来丝虫幼虫50条,然后在不同的间隔时间再自三种部位,即同一后肢、对侧后肢和两侧后肢各接种幼虫50条。进行重复感染同时以初次感染的家猫作为对照。在重复感染后2~4周将猫解剖,用立体显微镜和裂隙灯在腘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骶骼淋巴结和有关淋巴管进行原位检查,发现虫  相似文献   
3.
作者等观察自放线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分离出的大环内酯Avermectin类药物对犬体内犬恶丝虫的未成熟幼虫、成虫和微丝蚴的效果。1.对心前期幼虫的作用:先在实验感染犬恶丝虫的埃及伊蚊体内收集第3期幼虫,然后给每只年轻的小猎兔犬皮下接种100条幼虫,感染后2个月(幼虫尚未到达心脏前)用Avermectin B_(1a)口服治疗,药物溶于丙烯L-醇,药液浓度均配成每公斤体重给0.1毫升。9只实验犬均分为3组,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道了口服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的研究。观察了下述4方面的疗效:1.在高度和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用不同总剂量的间歇治疗;2.仅选择阳性病例治疗;3.4年前治疗后仍持续阳性的病人再给予短期集中治疗;4.海群生短期集中治疗前加服1剂左旋咪唑。间歇治疗:在低流行区(微丝蚴阳性率为12%,0.1ml血中平均微丝蚴8条)仅选择阳性病人治疗的共3组。第1组每月给药1次,共6个月,总剂量为30~36mg/kg;第2组先每天服1次,连续3天后再每月1次,  相似文献   
5.
实验发现F30385是一个兼具明显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的硝基呋喃丙烯酰胺类的口服药物。小白鼠一次口服F30385的半数致死置为979±98毫克/公斤(P=0.95)。小白鼠感染尾蚴后4-11天,一次口服F30385 11.4毫克/鼠,减虫率高达90-99%,显著比对32天成虫的杀虫作用强。按等毒性剂量用F30385及F30066治疗小白鼠与兔血吸虫病的结果,F30385的疗效比F30066高。7只感染血吸虫病的犬用总剂量为700毫克/公斤的7-14天疗法治疗后,减虫率为95%。动物口服F30385后的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刺激与肾和肝的受损。小白鼠病理观察结果认为,停药后病变均渐恢复。  相似文献   
6.
骆嘉理  席裕瑞 《药学学报》1965,12(2):92-101
酒石酸锑钾与二磺酸钠儿茶酚、二巯基丁二酸钠及其它一些能与锑螯合的药物混合后,能或多或少地生成(?)波芬、二巯基丁二酸锑钠及其它一些相应的锑剂.而这些能与锑螯合的药物,亦能降低锑剂杀血吸虫的作用,并与浓度有关.二磺酸钠儿茶酚或二巯基丁二酸钠分别与酒石酸锑钾在血液中混合后,亦可形成(?)波芬或二巯基丁二酸锑钠.二磺酸钠儿茶酚与酒石酸锑钾先后注射于同一小白鼠的腹腔中,其半数致死量与(?)波芬相同.这些结果说明锑剂进入血液后,可能与某些能和锑螯合或“结合”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而解毒药物对锑剂的解毒机制在于与机体中某些重要的物质相互竞争锑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噻吩衍生物具有多种多样生物活性,有的作为消毒杀菌剂,也有作为驱蠕抗虫药物。3,4,5-三氯噻吩-2-磺酰氯有抗菌杀虫作用,2-(5-硝基-2-噻吩)-4-取代噻唑、噻嘧啶以及214-二氨基-噻吩-3-甲酸均属于驱蠕虫药物。我国最近发现的N-(5-硝基-2-呋喃甲叉)-1-氨基四氢-2(1H)嘧啶酮(简称呋喃嘧酮)对丝虫微丝蚴和成虫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经试用于临床证明有较好疗效。为了提高杀虫效力,减低副反应,以其同电异素体噻吩代替呋喃合成了具有下述通式(Ⅰ)的化合物(图1),进行药理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厚血膜脱血红蛋白和染色过程中造成微丝蚴丢失的一些因素,探讨了包括不清洁的和腐蚀的载玻片、血液中加抗凝剂、脱血红蛋白时血膜的位置、脱血红蛋白的时间、脱血红蛋白前血膜的温度和干燥时间等因素。结果:将不加抗凝剂的血液薄而均匀地涂在清洁的载玻片上,血膜在室温干燥过夜后再脱血红蛋白3~30分钟和染色,未见微丝蚴丢失;当脱血红蛋白的时间为3~5分钟时血膜的位置——与水平面垂直或平行——未见微丝蚴丢失;血膜在室温保留8天后再  相似文献   
9.
F151系胂类化合物,具有杀丝虫成虫的作用。HOE33258为哌哔嗪类化合物,对微丝蚴效果较好。Freidheim取前者1克分子量加后者2克分子量,获得一种反应物称E化合物(或V5851)。本文报告三者在体外和在猫及沙鼠体内对彭亨丝虫成虫、幼虫和微丝蚴的作用。 1.在猫体内对彭亨丝虫的作用:给8只阳性猫隔日皮下注射E化合物10毫克/公斤×3,其中3只猫经长期血检结果表明治疗后微丝蚴数逐渐下降,在2~4个月时明显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采用Bueding等将微粒型的硝基二苯氨异硫氰酸酯(C9333-Go/CGP4540)混悬在25%甘油和1% Cremphor EL中的方法,观察了药物对沙鼠体内彭享丝虫的效果。5组腹腔感染彭亨丝虫的沙鼠,分别口服硝基二苯氨异硫氰酸酯的总剂量为100~500毫克/公斤体重,而对照组只服不含化合物的媒介物,服药后60~65天解剖,观察腹腔中成虫的变化,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