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春华  周文峰  陈维华  张春梅  席祯 《肝脏》2012,17(9):643-64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的途径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亚临床肝癌31例的临床特点,与因症就诊的原发性肝癌进行比较。结果亚临床肝癌因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而意外发现,其临床分期、肝功能状况大多适宜非保守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主要通过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可纳入社区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安徽省首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以来,山东、河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也出现类似病例,且有死亡病例报告.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的样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并初步认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1].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2011年5-6月共发现4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首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临床资料相对完善的最终确诊为原发性肝癌(PHC)患者首诊时的AFP及影像学结果,以2011年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177例PHC患者首诊时AFP≥400 ng/ml 93例,20 ng/ml <AFP<400 ng/ml 38例,正常46例,分别占5254%、21.47%、25.99%,异常率占74.01%,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χ2=106.07,P<0.001)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χ2=67.82,P<0.001);177例患者中63例病程中AFP<400 ng/ml,占35.59%;肿瘤直径≤3 cm患者的AFP水平低于直径>5 cm患者(χ2=862,P<0.005);首诊时AFP确诊率低于B超 (χ2=30.39,P<0.000)和CT (χ2=84.83,P<0.000)。结论PHC患者首诊时AFP异常率较高,且AFP水平越高,其诊断价值越大,AFP水平与肿瘤大小有一定关系;也要警惕AFP阴性的PHC;动态监测AFP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4.
赵春华  陈维华  周文峰  张春梅  席祯 《肝脏》2011,16(3):269-271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复杂,其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特点和甲胎蛋白等指标,而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更是举足轻重,其中选择B超、CT检查肝脏是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