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42例慢性房颤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中,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率及长R—R间期情况,探讨长R-R间期临床意义及房颤中诊断Ⅱ°房室传导阻滞(Ⅱ°A-VB)的标准,结果发现36例(85.7%)均见>1.50s的长间期,最长达3.65s。说明房颤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长R—R间期,不宜作为诊断Ⅱ°A—VB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8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指数(HRVI)。结果:冠心病患者HRV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HRVI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运动负荷试验中R波振幅的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R波振幅改变的机理,虽然在临床和实验中得到广泛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大的争议。本文就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和踏车负荷试验中,R波振幅的变化作一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4.
席敏玲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1):1152-1153
监测100例冠心病动态心电图(DCG),并随访4年。结果发现:DCG对异常心律的检出率明显高心电图,DCG对诊断,处理心律失常有指导作用:DCG上GM5导联的ST段,T波的改变以诊断心肌缺血需全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42例慢性房颤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中,动态心电图检出心率及长R-R间期情况,探讨,长R-R间期临床意义及房颤中诊断Ⅱ°房室传阻滞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不同年龄,病种的V_1ptf异常病例121例,以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大小,进行临床分析对比。其中风心病45例;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肺心例32例。另选择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各病种均按年龄分为三组:40岁以下组;41—60岁组;60岁以上组。以V_1ptf绝对值大小再分为四组:(1)在-0.02mm.s以下者;(2)-0.02至-0.03mm.s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了108例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径。其中风心病43例,主要是二尖瓣病变;冠心病51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14例。持续性房颤65例,阵发性房颤43例。另选风心病窦性心律及冠心病窦性心律各30例作对照组。结果一、风心病窦性心律组左房内径39.2±7.0mm,阵发性房颤组43.4±7.3mm,持续性房颤组55.0±11.8mm。持续性房颤组  相似文献   
8.
捶击心前区是一种抢救心脏骤停的简便而有效方法.一般认为此法可在心电监护条件下应用,当室速或室颤出现时,立即予以捶击复律;当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时,有节奏地捶击心前区,可产生相应节律的心室搏动以维持循环,为安置起搏器得宝贵的时间。最近,我们见到一例  相似文献   
9.
分析5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规律,其心率变慢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Q-T间期散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预测室速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5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规律。其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预测室速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